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教育   89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6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81.
春光 《师道》2008,(7):69-70
同学的话 有很多同学都羡慕我的家庭,有个做工程师的爸爸,一个做医生的妈妈。家里各方面条件都很好,我总是穿新衣服用最新式的文具。可是他们不知道这只是个表面现象,我无数次深夜从父母的争吵声中醒来,害怕得浑身发抖。这个时候,平时温和的父母像变了一个人,他们大声的争论,有时侯还摔东西。我很害怕这一时刻,拿被子紧紧捂住自己的耳朵不想听下去。到了第二天,当着我的面,他们又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我觉得很难过,好象他们是为了我才维系着这个家庭,或者是顾及着彼此的身份。马上就高三了,深夜这样的吵闹声没有停止反而更频繁了,  相似文献   
82.
家庭"冷暴力"作为传统家庭暴力的新型表现形式,逐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资讯收录的关于家庭"冷暴力"的含义、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的梳理和研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重点,为家庭"冷暴力"研究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3.
构建和谐校园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内高校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存在的教育冷暴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解构着和谐校园。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摒弃教育冷暴力.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提高教师的职业修养和心理素质、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加强对教育冷暴力行为的法律约束。  相似文献   
84.
社会工作要充分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和利用家庭、社区内外的各种资源,通过"个体"、"家庭"、"团体"和"社区"四个层次的社会工作介入,逐步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夫妻之间的关系,根治和预防家庭冷暴力,巩固和保持家庭的自动平衡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85.
近期,关于小学教师课堂冷暴力行为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里.教师冷暴力不仅危害着学生的身心发展,还有悖教育正义原则.罗尔斯的正义论思想主张的正义原则,为我们在思考教育正义方面的问题时带来了新的思考视角,提供了新的启示.从两个正义原则出发,进一步阐释教育正义的涵义,并试图从教师自身层面来寻找缓解课堂冷暴力的策略,有利于...  相似文献   
86.
职场冷暴力是人际冷暴力的一种,即指职场中人际之间用非武力的方式进行伤害,造成人们精神痛苦以及环境窘迫。其常见的类型有:同事之间的漠视和冷言、领导的重压或架空、遭遇心理疾病患者、绯闻和谣言等。它危害集体事业,伤害个人身心健康。消除和纠正这种现象应该成为单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7.
魏存智 《辅导员》2014,(10):79-79
校同是学子追求知识的场所,是教师授业解惑的地方。本应是书声朗朗、温馨和睦的港湾,本应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却因暴力体罚学生事件频频曝光而引人关注。掌掴、罚跪、"捆绑示众"这些本不应向学生施加的暴力教育方式,却一次次地被个别老师拿来施威。硬生生的教育暴力,撕裂了家长、社会柔软的心,也刺痛了教师自己。随着人们法治意识和权利意识的增强,像这样的暴力教育方式虽然已大大减少,但以冷淡、放任、嘲讽、孤立的态度区别对待学生的"冷暴力"现象并不少见。  相似文献   
88.
2011年10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的调查显示,80.2%的受访者认为当前教育中"冷暴力"现象普遍,72.4%的受访者承认上学期间遭受过老师的"冷暴力"。于是尚还没有认识研究清楚的"教育冷暴力"成了2011年的热词!虽然过去了一年多,但目前对教育冷暴力的界定仍较模糊,对它的危害和影响以及与正常教育的区别没有搞清楚,是因为没有系统地进行科学地研究。本课题组展开了对教育冷暴力的系统调查研究,本文是对欠发达地区的一所普通高中部分学生的调查报告,通过调查认为,基础教育学校高中阶段教育存在教育冷暴力,报告对教育冷暴力的分布情况作了分析,并就此次调查的结论作了规避教育冷暴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89.
有一对年轻夫妇,女的曾经是我的部下,男的是我的朋友.在别人看来,他们是完美的一对.女的漂亮温柔,男的英俊能干.可是有一天,他们闹起了离婚.女的告诉我,丈夫老嫌她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家庭倒没有"热暴力",但充满了"冷暴力".我问男的,这么好的妻子你还不满足,是不是"烧的"?男的讲了妻子许多缺点,诸如"客人来时哪句话不得体,坐着时腰板不直,炒菜花样太少"等等鸡毛蒜皮的事.我批评他,就这点小事值得离婚?他说,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这不就是你们经济学讲的最优吗?  相似文献   
90.
李勇 《中国德育》2007,2(9):67-68
“教育冷暴力”是指在学校教育中以非暴力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的作为或不作为。教师通过冷淡、轻视、放任、疏远、嘲讽、漠不关心等非暴力手段,不公正对待学生,致使学生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侵犯和伤害。体罚学生已经被明令禁止,一般教师也不敢碰这根高压线,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冷暴力”的现象却时有所见,并不为人们所重视。少数教师甚至把实施“冷暴力”作为治理班级、管教和震慑学生的法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