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71.
《湖北教育》2007,(12):F0003-F0003
历经分分合合的三江小学一路艰辛走来,2006年从企业移交到西陵区政府,给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活力,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72.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的基础,是灵魂。只有在充分合理的发散思维中,才能发现新的亮点,才能有所创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3.
今年由网络文学改编的热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盗墓笔记》大火的同时,也带火了IP经济。凭借粉丝成功营销的IP模式为广播节目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自带粉丝的属性也为广播节目IP化提供了产业发展的创新路径。本文从分析成功IP的盈利模式出发,以福建经济广播《股市百家谈》在实践中的探索为例,对什么样的广播节目可以打造成IP,以及广播节目如何通过运营成为IP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广播节目未来产业化发展的IP模式。  相似文献   
74.
胡风主编的《七月》等文学期刊取得了成功,他以启蒙精神服务于抗战的民族解放的时代潮流,并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团结了一批有共同精神追求的同人,并帮助了青年作者的成长,和他们一起推动了“七月派”这个著名文学流派的形成。  相似文献   
75.
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 “小明有2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两人一共有几支铅笔?”“一件衣服45元,一条裤子34元.这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动物园里有白兔30只.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多3只,灰兔有几只?”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像这类“需要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我们就把它们建立一个共同的数学模型:加法运算(=a+b)。  相似文献   
76.
借用他人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创作行为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上的侵权,必须遵照"思想表达二分法"原则予以判断。但依照该原则进行判定时,却很难构成侵犯著作权,金庸诉江南著作权侵权纠纷案就是一个典型实例,这显示了著作权法对此类行为规制的不足。借用他人人物形象进行创作的行为人主观上通常存在着不正当竞争的故意,希望凭借原著人物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这给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提供了可能。利用著作权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借用他人文学作品人物形象创作行为时,需要把握好法律宗旨上的规制衔接、司法政策上的法理衔接、诉权层面上的救济衔接。  相似文献   
77.
高子健 《传媒》2018,(3):88-90
自媒体时代,影视同人作品成为一种全新的传播现象.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指导,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四个方面入手,重点对影视同人作品进行传播学解析,希望在丰富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同时,对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78.
作为巴赫金最重要的理论成果之一,狂欢理论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耽美文化是以网络为传播载体的青年亚文化,其对主流文化的批判性与狂欢化的贬讽和嘲弄、互联网环境下同人女群体自由平等的虚拟线上交际与狂欢节广场随性亲昵的交往行为、狂欢节的民间乌托邦性与耽美文化提示的象征性现实、耽美文化对主流文化的戏仿性解读与狂欢化的否定和再生不谋而合,狂欢理论同耽美文化无疑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以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作为理论基础,一方面可以清楚的明晰耽美这一狂欢式文化现象的精神实质,另一方面能够理解同人女群体建构的拟态世界及其主观追求,并指出耽美文化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同人女群体的表层狂欢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79.
王晓军 《现代语文》2006,(9):66-67,43
一、山东自然地理和人文东西分布的差异对山东方言语言特征分布的影响 山东方言属于官话方言区的中原官话、冀鲁官话和胶辽官话的交界区.独具特色的齐鲁地域文化造就了山东方言,也长期影响着山东方言的发展和流变,并使山东方言打上了深刻的齐鲁地域文化的色彩和烙印.  相似文献   
80.
现在,国内的人物访谈节目特别是同人访谈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本文通过对《鲁豫有约》和《非常静距离》同人访谈的同质化现象的研究来分析同人访谈同质化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危害,并探讨了规避同人访谈内容同质化的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