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3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我认为地球变暖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太阳源源不断地将能量辐射出来,地球自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植物将能源以有机物的形式固定了下来,经过历史的演变,这些植物的遗体形成了煤炭,假设人类没有去开发煤炭,那么随着时间的积累,煤炭越来越多,当某天,煤炭过多时,地球上由于某种原因,这些煤炭被引燃,熊熊大火不断蔓延,陆地上一片火海,有可能导致火山活动  相似文献   
102.
近年来“普高热”持续升温,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生源素质每况愈下。虽然也不乏一些学生是抱着学“一技之长”的心态来到职校,但更多的学生是准备来混日子的,这些人不仅基础差,而且对文化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在这种现状下,被认为最枯燥乏味的数学又该怎样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能不能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引入课堂,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呢?笔者在教学概率时,曾做过这样一次趣味性教学的尝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浅谈330MW直接空冷机组空冷系统冬季防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国电内蒙古东胜热电直接空冷抽汽供热机组在冬季低负荷运行中的防冻经验,并为高寒地区直接空冷机组低负荷防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在一个地球温度不断升高的地球上,人类是否还能生存下去?又如何生存下去?英国科学家通过对地球气候动态系统的研究认为气候变暖已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因此,我们应该制定缓解和适应气候变暖的对策,并开始去适应这种变化。  相似文献   
105.
高磊 《西藏科技》2013,(6):9-10
石油及其产品是一个主要由多种烃类及少量烃类衍生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其沸点表现为一很宽的范围,馏程测定的实质是将一定体积或重量的油品加热蒸馏,测出各流出量的相对温度。文章主要讨论了车用汽油常压蒸馏时的试验方法及试验时关键因素——升温速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6.
以北京大学、广西电信、中国网通等单位为代表的教育、电信、航空、银行、保险、政府等机构对数据集中存储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07.
吴永贵 《出版科学》2006,2(6):72-78
本文在调查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2000-2005年度出版史科研情况进行了阶段性的历史总结,肯定了在史料汇纂、园地建立、方志出版、通史工程启动等4个方面的成绩,列举了史学意识增强、研究领域拓宽、文化视野观照、现实意识渗透、近现当代史研究升温、国家力量资助等6个方面值得关注的研究现象,并指出了史料的挖掘有待深入、个案的研究需要加强、宏观的概括尚显薄弱、科研的规划可更长进、学风的问题不无隐忧等5个主要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8.
指导小学生写好日记,是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训练形式之一.然而在实践中,部分老师们把日记练习等同于作文训练,使日记训练走进死胡同,学生厌写日记的情绪逐渐升温,严重影响了作文教学质量.因此,还日记以本来面目,为日记训练正本清源也就成为应时之举.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本征脱附动力学,本文建立对应于程序升温脱附(TPD)实验的脱附活化能估算模型,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制备了Ag^ -活性炭,Cu^2 -活性炭,Fe^3 -活性炭,活性炭,Ba^2 -活性炭和Ca^2 -活性炭,利用TPD技术测定了正己醇在自制的六种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结果表明,正己醇在Ag^ -活性炭,Cu^2 -活性炭和Fe^3 -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高于其在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而它在Ca^2 -活性炭和Ba^2 -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低于它在活性炭上的脱附活化能。  相似文献   
1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再一次掀起译介美国恐怖小说作家爱伦·坡作品的热潮.几乎与此同步,中国当代恐怖小说的创作也逐渐升温.本文从影响研究的角度分析二者在主题、题材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存在的影响关系及其流变,探讨我们和爱伦·坡再次相遇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境遇,既对深化爱伦·坡的研究,也为准确把握当代中国恐怖小说的创作,提供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