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95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4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悲剧是崇高的集中形态,是一种崇高的美。作为一种美学的范畴,悲剧的崇高特征表现为正义的毁灭,英雄的牺牲,严重的困苦……悲剧所体现的崇高,经常以其庄严的内容和粗犷的形式震撼人心,引起人们的崇敬和自豪。关于悲剧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科学地研究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对悲剧的本质作了深刻的说明。  相似文献   
32.
对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阐释,存在不同的观点。现代社会思潮对人的本质也有不同的看法。科学阐述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不能用形而上学的方法,以马克思早期的某些论述以偏概全;必须坚持辩证思维的方法,坚持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全面系统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整体思想。  相似文献   
33.
经过学者们十多年来的努力耕耘,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不过,这个领域所包含和衍生的一些前提性理论问题,至今尚未得到根本的阐释和解决,这已成为制约这个领域向纵深层面开展的重要因素。有三个前提性理论问题尤其值得我们注意:一是如何成功破解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哲学之间的对立性或相互无涉性,二是如何准确把握政...  相似文献   
34.
哈贝马斯并不是停留于简单的"接着"法兰克福学派的技术理性分析逻辑视角,而是在对技术理性批判的同时,对这种批判理论自身的合法性进行了更深层次的论证,不仅提出了批判理论的合法性问题,而且也提出了基于合法性基础上的正当性问题。哈氏的理论显示出了与该学派的老一代理论家之间的理论张力,强调进行社会批判之前先要反思批判理论自身。  相似文献   
35.
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社会发展时代的不同,为人的培养提出不同要求.21世纪的今天,是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无限的生机、活力和潜能,时时、事事都充满机遇和挑战,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主题,要求教育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目标等都要具有崭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36.
37.
毛泽东的人民观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历史地看,毛泽东的人民观经历了一个从初步提出到成熟完善的过程:"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肯定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中央苏区时期,确信"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原因";抗日战争时期,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解放战争时期,主张把党的政策变为群众的行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将工农群众作...  相似文献   
38.
青年马克思通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征途,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打破黑格尔对世界秩序的神正论解读进而发现社会历史之真实本质的过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世界秩序”不仅具有现实的国际关系的意涵,更是关于人类自由和解放的哲学范畴。青年马克思在思想史上第一次从物质生产的历史性过程出发对世界秩序的产生、演变和前景进行全面论述,实现了世界秩序的政治哲学阐释在本体性逻辑和方法论视角上的双重变革。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完成对世界秩序问题的全部探索。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建构的是关于世界秩序的“生产”表达,那么《资本论》及其手稿则以揭示资本主义内在运动规律的方式,彻底扬弃黑格尔对世界秩序抽象的、思辨的“理性”表达,实现了对世界秩序具体的、现实的“资本”表达。  相似文献   
39.
昌灏  孙厚权 《天中学刊》2008,23(1):29-30
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有两个逻辑向度,一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强调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和客观必然性及其规律;二是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这是在确定社会历史的一般物质生产基础之上,寻求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导因素的视角,它科学地说明了人类主体的能动性和主导地位.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理论研究应该是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主体向度逻辑和客体向度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40.
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历史教学新课标》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调:"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因此,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历史教学。下面谈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