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33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16篇
综合类   2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分析法对徐礼承等 4名参加省等十和第十一届大运会 4 0 0 m栏的短期训练过程进行分析 ,探讨短期内提高成绩的有效途径。结果证明 :长距后蹬跑是能在短期内有效提高跨栏成绩的训练手段  相似文献   
102.
在煤渣跑道时代,短跑技术主要强调后蹬技术。随着体育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塑胶跑道的出现,短跑运动员逐渐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跑法。由于塑胶跑道的高弹性,现代短跑技术已经不 再强调后蹬,而是注重于大腿前摆和下压扒地动作的积极性。本文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主要采取了文献资料法、实验对照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来分析大腿积极前摆和下压扒地对提高短跑运动员的速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短跑是典型的速度——力量项目,其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项力量的有效发展。传统的短跑理论认为:跑的动力主要靠后蹬所获得的支撑反作用力,为了加大跑的动力,支撑腿的髋、膝、踝3个关节要尽可能的蹬直。因此,在训练中就得出了应尽可能发挥伸膝肌肉的力量。由于受上述观点的影响,在力量训练中则过分强调以杠铃为主要手段的力量训练来发展伸膝肌群的力量,  相似文献   
104.
在短跑技术中,摆臂技术是跑的完整技术的重要部分,摆臂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步幅、步频和后蹬力量的大小。所以,正确的短跑摆臂技术对提高短跑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一些基层的短跑训练中,摆臂技术却往往容易被教练员所忽视,从而抑制了运动员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幅度。我们在训练的过程中,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了正确的摆臂模式并付诸于训练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5.
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由于年龄小、骨骼发育还不健全 ,肌肉力量相对也较弱。加之自身身体素质发展不够全面等等原因。因而在平时训练跑、跳练习时 ,由于肌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在后蹬过程中被动充分拉长不够 ,从而造成后蹬不充分和肢端用力不好的现象 ,如果用传统的高抬腿跑、后蹬跑等行进间练习来纠正 ,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因为在行进间练习的后蹬过程中 ,伸膝的股四头肌紧张 ,影响了伸髋的幅度 ;伸踝的小腿三头肌紧张又影响了伸膝的幅度(因为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分别又是屈髋肌和屈膝肌)。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 ,除了增加这些肌肉的伸展性以外…  相似文献   
106.
对短跑技术专门练习几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短跑技术的发展,已变“后蹬型”为“摆动型”跑法,“加快前摆的速度”,后蹬阶段腿不完全伸展,充分地利用塑胶跑道弹性,是当代短跑技术的主要特征”。先进技术的掌握和错误动作的纠正,需要专门设计的“跑的专门性练习”。通过“跑的专门性练习”明确跑的动作结构,体会肌肉用力感觉,改进旧的跑的技术,设计新的合理动作,能帮助练习者较快地掌握正确的技术。  相似文献   
107.
短跑前摆着地缓冲和后蹬阶段是支撑地面的阶段。其中前摆着地缓冲阶段是跑进中受“阻力”最大的阶段,后蹬阶段则是跑进中获得动力最大的阶段,是推动人体向前运动的主要动力来源。掌握正确合理的着地缓冲技术,是尽可能减少着地阻力,顺利进入到后蹬这一“动力”阶段的关键环节。设法加大跑进中的推进力,是改进跑的技术、提高跑速的最重要的技术环节,明确并抓住这两个关键环节进行针对性训练,是提高短跑速度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从我国短跑100米水平与世界100米的差距引发思考,通过查阅资料和对资料的综合分析,提出"后蹬跑"作为100米后蹬技术的专门性练习,随着后蹬技术的改变(后蹬充分蹬直技术向屈蹬技术改变),已不再适应现代100米技术的要求。继续沿用后蹬跑作为100米的专门性练习对现代100米后蹬技术的形成有负影响(阻碍作用)。通过对现代后蹬  相似文献   
109.
短跑途中跑技术由前摆、着地缓冲、后蹬、后摆四个阶段组成,它们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是人体在瞬间紧密配合的结果。从摆动腿前摆着地瞬间开始,至身体重心移至支撑腿垂直上方时止的这一阶段称为着地缓冲阶段。前摆着地缓冲也是跑进中受"阻力"最大的阶段,做好着地缓冲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要尽可能地减少着地时的阻力,为顺利进入到后蹬这一  相似文献   
110.
李雯  洪涛 《湖北体育科技》2014,(10):890-892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类比法、归纳法、综合分析法对现有书籍和杂志中有关学者对后蹬、后扒的定义进行评述和总结,对后蹬和后扒的异、同点、主要工作肌和动作工作机制进行分析,提出后蹬和后扒的新观点,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为"扒蹬"这一新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