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183篇
科学研究   117篇
体育   42篇
综合类   7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744篇
  2013年   513篇
  2012年   554篇
  2011年   586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504篇
  2007年   387篇
  2006年   279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李霞 《考试周刊》2014,(2):148-148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一种力量,是推动学习的动力之源。能从根本上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艺术的体现。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一、更新教学方法激发求知欲望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比较感兴趣,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森认为:对于一种刺激重复多次而达到一定的水平后,便失掉它开  相似文献   
32.
张丽 《文教资料》2011,(21):130-131
本文认为,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运用民主而开放的教学方式,拓宽学习内容、形式和渠道,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33.
随着“校校通工程”的实施,网络基本覆盖到每所学校,这为小学品德学科网络听评课开拓了新途径。利用网络,可以规避传统的品德学科听评课方式的劣势,使信息更加畅通,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4.
分组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发表和交换各自意见,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促进各自思想交流的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法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进行学习。这是品德与社会课实际教学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活动形式,有助于学生清晰明白地表达和交流不同的观点,使学生的想法和体验得到尊重,有张春  相似文献   
35.
根据小学品德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特点,尝试将小学品德学科与学科课程、德育课程等生活性、活动性、社会性较强的课程整合,可以有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新课改下小学品德课程的整合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6.
从目前来看,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不注重结合学生兴趣进行教学,效果低下。基于此,本文拟结合苏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实例,分析如何以兴趣为出发点,优化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相似文献   
37.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类的爱更富有智慧、更复杂。它是花丛中最娇嫩而又最质朴、最美丽和最平凡的花朵,这个花丛的名字叫道德。"一个人良好的品德将会使他终身受用,可见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性。但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将品德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中更易于学生接受。  相似文献   
38.
我担任低段的班主任已经两个年头了。我发现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听故事..记得一次,我在上《品德与生活》时,讲到中国的节日,正好书上有嫦娥奔月的画面.小朋友特别想知道这个故事的大概。于是,我兴致勃勃地讲起神话故事。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  相似文献   
39.
《辅导员》2011,(35):2
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始建于1951年10月13日,其前身是太原重型机器厂职工子弟学校,2005年移交万柏林区政府管辖,更名为太原市万柏林区第二实验小学。培箐育英的沃土,梦想起飞的舞台早在1951年,学校就提出"要为新中国工人阶级的下一代提供最好的教育"。斗转星移,几经变化,学校在全国政协主席、原太重厂老厂长贾庆林同志等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办"最好的教育"的信念和目标矢志  相似文献   
40.
初中阶段的学生,在主客观因素作用下,极易产生学业和品德分化。 (一)初中生学业和品德分化的规律 1.学业分化先于品德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