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1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立足于课堂,与学生成长相随,志在通过心灵的沟通,提高全国高中生的阅读和作文水平,并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净化心灵,培养情操。现面向全国师生征稿。要求如下:卷首要求:勉志、哲理性文章,避免空泛、无聊的教训,不要喋喋不休的唠叨,力求在900字之内将人生道理讲清。我们不求面面俱到,只要取其一点就好。您可以自己操刀,也可以把好文章推荐给我们。  相似文献   
12.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常与整个社会联系在一起,是一位具有社会参与精神的艺术家,创造风格具有英雄性,充满哲理性;而舒伯是擅长于个人主观情绪的抒发,常以歌曲式的曲调来表现诗意的形象,被称为“艺术歌曲之王”,具有宽广的抒情风格魅力。  相似文献   
13.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文学大家,其散文代表北宋时期最高成就。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前赤壁赋》,在这篇犹如舷歌洞萧般哀怨,又如清风明月般的美文中,我们既尝到"文学"的美味,又获得"哲学"的启发,是为"文学"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4.
文学作品的意义常常借助形象性画面、哲理性意蕴和虚拟性想象来显现.对文学作品的意义的课堂解读必然呈现出气象万千的风貌。笔者就文学作品的意义在课堂教学中的复杂解读过程展开论述,不当处恳请同仁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中学思想品德课一直以来都是一门哲理性强、严肃且单调的学科。它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给人总是一副冷冰冰、干巴巴的面孔,学生们既折服于它深刻的道理,又无奈于它的晦涩难懂,很多学生出现了对思品课学习信心不足,没有兴趣,成绩偏差的情况。教师们虽千方百计绞尽脑汁把它灌输给学生,  相似文献   
16.
对于《李尔王》中的悲剧因素及其诱因,向来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本试从有序与无序的对比角度来呈现宫廷内外的各种矛盾,并哲理性的指出。正是有序和无序的转化才导致了李尔的逊位和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但对于意境概念的理解,学界众说纷纭,歧见迭出。最为典型的是情景交融说,即认为意境是属于主观范畴的意与属于客观范畴的境二者结合的一种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18.
崔建生 《教育艺术》2011,(11):27-28
在学生的写作中我们慢慢发现,作文水平的高低,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文语言的深度。也就是哲理性语言的介入往往会提高作文的力度和魅力。古语云:"陈字见新、朴字见奇、常字见险"。聊聊数语,却精辟透彻,道出了写作的最高境界。"言为心声",语为智音,言语中应该传达出我们内在的精神内核,应该再现出我们内隐的情感寄  相似文献   
19.
英吉 《阅读》2011,(11):50
  相似文献   
20.
刘优花 《海南教育》2014,(16):54-54
小学教材里的哲理性文本,分布在散文、记叙文、诗歌、寓言等各类文体里。这些课文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编排在不同的主题单元中。作为思维激活与道理感悟特征明显的特殊文本,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在得言的同时得理,教出哲理性文本特有的味道呢?下面,我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寓言《扁鹊治病》为例谈一谈。一、基于单元整体,定位目标,悟理不能仅从单一文本出发无需赘言,语文教材中任何文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具体的文本教学是为达成课程目标而开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