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1443篇
综合类   18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65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14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采用双手皮纹测试观察法,对40名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指端纹型、各类指端纹型频率、指端纹型对应格局、指端嵴纹总数等7个皮纹单项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优秀男子武术套路运动员在许多单项指标上,有别于普通人群和其它项目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72.
试论武术套路运动中的“形”与“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运动员正是通过武术动作中的“形”与“神”而将异彩纷呈的武术套路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要重视改善与提高运动关节在武术演练中的效果。要全方位地理解套路运动中各动作的内涵和精神。培养“武术意识”必须方法多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73.
采用文献资料、实验对比、观察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普通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所运用的“运动形象思维练习法”进行了探讨。实践证明,科学的运用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动作技术,激发学生学民瓣兴趣,明显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4.
格斗技能曾经是中西方体育发展史上的一种共同现象,但是中国武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借助于"礼乐文化"的文化形态和吸取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并在与角抵百戏的涵化过程中形成了在运动形式上、内容上和审美情趣上有别于西方的技击.揭示中西方格斗技能在走向独立历程提供社会化、客观化、内在化支持的不同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75.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结晶,已深深地融于炎黄子孙的日常生活之中。众所周知,武术除了具有技击性、健身性外,还具有较强的观赏性。通过分析武术在大型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具体运用,为今后更好的把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武术,运用到大型体育运动会开幕式上探寻出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6.
《健身科学》2007,(1):31
一、太极式(起式) 从本期开始为大家奉献东岳太极拳的套路(连载),在练习时要注意身体姿态端正、泰然;动作要舒展大方,气势雄浑;节奏明显,动律感强,将自身看做一个小宇宙,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胆气,以及"浩然正气满乾坤"的气魄.  相似文献   
77.
揭示现行武术教学计划存在培养目标与就业现实之间脱离、人才规格与毕业达到要求之间有落差、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中缺乏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特色等问题,并分析其原因认为:缺失从学科角度深刻把握本学科的内在特点、缺乏从国内外社会需要视角及时创建性的修订教学计划、缺少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确立计划和构建课程体系;进一步提出修订的设想:在制订教学计划的基本原理指导下,充分考虑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内在逻辑性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修订提出了具体建议,如培养目标中增加"安保系统、娱乐演艺和国际文化传播"方向、人才规格应该定位"高级"、课程设置避免竞技项目化、认为武术技术是一种身体操作知识,从知识角度构建课程,"突出拳种课程化,课程分层体系化"、武术课程技术体系结构为功架类--长击类--短打类--圆柔类等,提出建立基功课、"师徒传承"方式等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78.
文章对武术套路所具备的"舞"的属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术套路是由"武舞"发展而来的,并通过对武术动作的"舞"化来展现武术的技击含义,作为身体表现艺术的形式,在表现的审美功能上的"舞"化又使得武术套路具备了"形式美"和"意境美"。  相似文献   
79.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的日趋发展,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改革,对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与体力分配要求越来越高,在整套的套路比赛中,体力的合理分配是取得优异成绩的保障.通过多年的训练、比赛实践,对竞技武术自选套路整套体力的分配进行探讨,进而提出训练建议,为今后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0.
李玉川 《精武》2007,(12):54-54
迷踪拳很重视下盘功夫,下盘功夫是指腿脚功夫,主要有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步型,表现为定式,如一些桩式或专门练习基本功的步子以及拳术套路中的定步,主要有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