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37篇
  免费   319篇
  国内免费   274篇
教育   12042篇
科学研究   3995篇
各国文化   43篇
体育   1633篇
综合类   1002篇
文化理论   216篇
信息传播   2699篇
  2024年   314篇
  2023年   1346篇
  2022年   759篇
  2021年   1138篇
  2020年   1131篇
  2019年   712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532篇
  2016年   616篇
  2015年   901篇
  2014年   1576篇
  2013年   901篇
  2012年   1114篇
  2011年   1145篇
  2010年   1147篇
  2009年   1186篇
  2008年   1650篇
  2007年   1123篇
  2006年   863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578篇
  2002年   357篇
  2001年   262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991.
多中心理论认为公共管理服务不应由单一主体提供和完成,而强调公共管理服务的多元主体,从而将多元竞争管理机制引入到公共管理服务过程之中。与多中心理论的原则不同,我国民族地区高等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正逐步形成“闭门造车”的格局,对创业基地建设及运行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改变这类影响的方法就是打破高等学校为主体的格局,形成政府机构、高等学校、市场企业、风投机构等单位共同参与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和运行的多中心状态。  相似文献   
992.
职业教育公平的多中心治理孕育着全球化、分权化、市场化和现代化职业教育公平重建的一种规划,昭示着矫治工具理性支配下"政府中心化"、"政府主导化"职业教育发展态势。文章以对职业教育公平治理困境的透视为逻辑起点,以多中心治理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提出了职业教育公平的多中心治理概念,并对其内涵、表征及实现路径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93.
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是指高职院校统筹各个领域治理主体、处理各种主体关系,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步的水平与质量。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指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进化过程,具体是指以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为依托,借助制度、机制、政策、技术等因素,促使高职院校多元治理能力保持协调进步、务实高效的一种趋向与动态过程。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表现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治理制度的体系化、治理方式的民主化、治理手段的统筹化以及治理环境的协同化。  相似文献   
994.
流动人口是当今中国的重要社会群体。由于其"人在场景"发生变化,该群体自然会面临生存质量、社会融入等方面的困境,并因此表现出某种"权能不足"状态。从社会工作视角审视,这种状态有个人原因,也有"场景"原因。"增能"是应对流动人口权能不足的重要社会工作策略,涉及个人、人际、政治等多个层面;"治理"是中国的新近国家战略,主体多元平等是其基础品性;整合两者品性可以提炼出"治理型增能"的基本架构。在流动人口的治理型增能中,社会工作者可以在个人层面、人际层面和政治层面融汇治理理念,协助相关各方平等互动进而协作共进。领悟"多元角色",体现"液体角色",则是社会工作者参与流动人口治理型增能应有的专业智慧。  相似文献   
995.
认为当前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涉及不同层面权力的分配协调,在权力关系的重构中,需要对三种关系重新进行定义,即大学和政府的关系、大学和社会的关系以及大学和院系的关系。在权力关系明晰的基础上,研究生教育的治理必将关注制度的调整与改革。  相似文献   
996.
新媒体在促进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向新型的国家治理模式嬗变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媒体视角下,必须重新阐释现代国家治理的理念和内涵,敏锐抓住新媒体为国家治理提供的机遇,直面新媒体对国家治理提出的挑战,并且积极回应新媒体视角下国家治理面临的挑战,建立和完善网络危机预警机制,提高政府应急处理能力,搭建全球化多向交流平台,抵制网络霸权。这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会显得十分迫切而又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997.
"心""学""政"是黔中王学治理思想的三个重要内核。"心统学政"是其思想和实践的内在维度,这一内在维度体现为"心"在"学"和"政"的领域的落实。在理论层面呈现出"心学合一"和"心政合一"两个维度的理论建构,在实践层面则呈现出"心学"和"心政"两种形态,表现为"为学"和"为政"两种活动形态。黔中王学治理思想的这种理论特质和实践品格形成于中晚明时期贵州特殊的儒学环境和地缘政治生态中,同时其作为儒学文化价值体系的一部分,对现代社会"政治治理""民间治理""个人治理"等方面都有可资借鉴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社会是大学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是参与大学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有利于大学完善外部治理结构、完成高等教育使命、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理事会的职能定位与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机制的要求、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内容相契合,理应成为大学治理社会参与的平台与途径;理事会成员承担规定的义务并应当享有合理的权利。  相似文献   
999.
"三个倡导"是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次全新概述,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核要素的简要凝练,是党的理论创新的伟大创举。社会治理现代化离不开"三个倡导"的培育,同样,"三个倡导"的落实也需要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一载体作为制度保障。"三个倡导"与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有助于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绘就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美好国家治理局面,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治理环境,养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道德素质治理理念。  相似文献   
1000.
从"择校风"的兴起到"择校热"的盛行,我国一直致力于治理择校问题。近二十年来,政府已采取了整治高收费、乱收费,取消重点学校,发展民办教育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措施,对择校加以规范、围堵、疏导和消解。但根治择校问题还需要正本清源,需要通过重审择校政策的价值基础、完善适度择校的保障机制、构建多样化教育需求体系和继续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等多渠道实现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