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9篇
科学研究   1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0篇
信息传播   28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1.
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通过在全知视角下具有限制性的叙述模式向我们展示了灰姑娘的浪漫爱情故事,描绘出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道德风貌,表达了作者的女性抗争意识及对当时社会婚姻观的批判。  相似文献   
52.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 1861- 194 1)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 1913年 ,他因代表作诗集《吉檀迦利》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从此蜚声世界文坛。泰戈尔是一位多产作家 ,创作涉及文学各个领域。除了篇帙浩繁的诗歌 ,他还写了大量的短篇小说、剧本、游记、回忆录、散文和 13部中、长篇小说。长篇小说中 ,《沉船》是一部情节跌宕起伏、富于传奇色彩的佳作。《沉船》反映在 19世纪殖民统治下的印度 ,随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兴起 ,封建婚姻制度趋于瓦解 ,新的婚姻制度孕育、诞生的历史变迁。在印度近代史上 ,封建礼教是极其残酷的 ,童婚制、寡妇不准…  相似文献   
53.
这是一份网上的问卷调查,由《中国新闻周刊》与新浪网联合举办。调查分为男人卷与女人卷,截至2008年1月14日上午11时,共有9021人参加了男人卷的调查,5002人参加了女人卷的调查。  相似文献   
54.
宋燕 《新闻世界》2010,(8):248-249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一种舆论引导工具,它所着重刻画的婚姻形象以及传播的与婚恋相关的内容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对婚姻的看法和态度。  相似文献   
55.
《诗经》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社会现实,其中的婚恋诗更是多角度地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婚恋风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聘婚所反映的只是社会对婚姻本身的期待,所突出的也只是伦理和政治的意义;非礼仪的“婚会”是对正规聘婚的补充和完善,显示出周人对增加人口的强烈渴求;媵嫁婚是多婚或群婚制的残余形态,它的实行是周代现实政治的需要。此外,自由恋爱和抢婚习俗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反映出周礼对原始婚恋风俗的传承。  相似文献   
56.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不少学者从女性意识、作者写作手法、价值观等方面对它发表了颇有见地的评论。本文拟从人物性格方面入手,并通过小说中四段婚姻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理想婚姻的判断标准对人们在爱情和婚姻问题上的启发。  相似文献   
57.
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坛上,林语堂堪称是有影响力的人物。他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发表了他对婚姻的看法。从《京华烟云》中,我们可以充分认识林语堂的婚姻观。本文主要从爱情与婚姻的矛盾、影响林语堂婚姻观的思想来源以及如何处理婚姻危机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58.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她以英国乡村里中产阶级中的凡人俗事为对象,描绘出了当时英国乡村闲适的生活;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入的剖析,为读者展现出了建立在不同基础上的婚姻观,表明幸福的婚姻必须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理解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9.
作者描写了五中婚姻观,批判了因为美貌、情欲和衣食之计而结合的婚姻,赞扬了两情相悦、真诚相爱的婚姻观.  相似文献   
60.
我们有理由相信简·奥斯汀是一个有女权主义意识的先驱者,她的6部小说无一不流露出"对女性的不平等生存状态的现实主义批判"[1],她以女性特有的浪漫情怀为缺少嫁资的女子找到了最终归宿——与具有足够财产的男子结合,女性利益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证,在这种女权主义意识下男性始终处于一种被观察被选择的状态,表面上看男性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女性,但从"人"的角度来看,男性的地位却是相当低的,他们财产的富有反而造成了他们作为"人"的精神价值被忽略,沦为财富的附庸,成为隐性的"人"。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从小说叙述中男性被观察、被贴上价签公开审视以及当时的婚姻观阐述奥斯汀小说中男性的附庸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