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763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教育   67956篇
科学研究   4043篇
各国文化   151篇
体育   2931篇
综合类   2270篇
文化理论   503篇
信息传播   22318篇
  2024年   321篇
  2023年   1241篇
  2022年   707篇
  2021年   1112篇
  2020年   1165篇
  2019年   1392篇
  2018年   680篇
  2017年   1389篇
  2016年   1964篇
  2015年   3256篇
  2014年   7138篇
  2013年   5843篇
  2012年   7007篇
  2011年   7616篇
  2010年   6693篇
  2009年   6328篇
  2008年   7643篇
  2007年   6047篇
  2006年   4613篇
  2005年   4518篇
  2004年   5942篇
  2003年   5907篇
  2002年   4159篇
  2001年   3051篇
  2000年   2131篇
  1999年   640篇
  1998年   350篇
  1997年   275篇
  1996年   272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54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42.
浅论21世纪图书馆员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述了新时期培养图书馆员创新能力的几个重要因素。指出为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图书馆员应转变观念,大胆创新,勇于实践。  相似文献   
43.
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学习动机与教学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课堂动机的心理学根据从心理学看,人的需要和目标的确立主要来自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而作为青少年学生,对待一门课的学习动机则主要来自于安全、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即追求知识的实用价值。许多学生已不是努力对赞许或承认的满足,而是把要求他们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他们心目中的实用价值,作为他们实现自我的动机。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学习的目的性越明确,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要培养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主要是帮助学生认识该学科同他个人有什么联系。这个过程要求向学生说明,或帮助学生自已发…  相似文献   
44.
体育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之一。体育教师应创造性地上好每一节课,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应具备以下“十种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体育教学发展的需求。一、敬业意识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艰苦的、辛劳繁重的体力劳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有一种乐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体育教学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全力以赴、尽心竭力地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立志许身孺子,发扬红烛精神,培养健康合格的社会人才,这是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的内驱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敬业意识,才能更好的创造性的开展好自己的体育教学工作,这是作为…  相似文献   
45.
讨论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五种方法,并利用实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46.
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47.
王勇 《声屏世界》2003,(4):15-16
现场直播一直被认为是最能体现广播电视优势的手段,如何发挥广播电视这一优势?在实践中要注意哪些关系的处理及手段的运用?把握住现场直播的特性,在动态中掌握报道的主体意识,处理好记者与主持人、客观性与个性化、完美与瑕疵的关系,充分运用好各种手段是做好现场直播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8.
中国体育彩票的发展与改革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献资料的研究,分析中国体育彩票的发展,管理运作方式、法律监督保护、中国体育彩票收入分配和使用等方面加以论述,并对中国体育彩票的改革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9.
50.
异化理论与媒介批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与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出发 ,对媒介批判的内容与目的进行了反思 ,提出媒介批判的内容应涉及“媒介产品的异化”、“媒介活动本身的异化”、“媒介组织与媒介从业者的异化”、“媒介组织与其他参照物之间的异化”等诸多层面 ,媒介批判的目的就是从当今社会媒介的异化现象出发 ,找寻媒介“扬弃异化”的方法与途径 ,在批判与超越中使人们逐渐摆脱被自己创造物“奴役”的状况 ,从而实现社会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自由发展与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