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71.
《苕溪渔隐丛话》是宋代诗话总集的双璧之一,它对唐宋诗学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文献价值。该书不仅体现了胡仔独特的诗学批评特征,具有重要的诗歌史意义,还体现出编者胡仔对诗歌审美的特定追求。他崇雅黜俗,讲求含蓄,追求清远、平淡自然的诗风,注重整体美,追求创新等。这些审美追求,使该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一般诗话总集仅仅收录别集的意义。它既改变了诗话总集有选无论的状况,弥补了胡仔没有诗学专论传世的遗憾,也客观反应了宋代诗学审美的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7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问卷、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今中西方身体审美观的发展渊源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在开展男子健美运动过程中面临的现实困惑,提出相应建议,为推动健美运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3.
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注意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感受美、判断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热爱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生活。那么,怎样才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给  相似文献   
174.
《红楼梦》与《金瓶梅》均为世情小说,然《金瓶梅》开启着明清世态人情小说之生命先河且打破了神话传说、英雄叙事和历史演义等传统题材长期占据小说创作领域的审美格局并依托其别具一格的方式展拓了中国古典小说演绎的新篇章。但《红楼梦》却是凭借其渲染了人生百态、世态炎凉、时情冷暖以及言说着个体的梦幻玄想、群类的盛宴必散和家族的悲欢离合而跃升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榜首佳篇。  相似文献   
175.
通过实地调查,结合民族学和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对铜仁土家族的服饰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研究,阐释了铜仁土家族服饰在实用性和装饰性之外,还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6.
叔本华认为,艺术是对普遍永恒理念的复制.要想摆脱人生永无休止的欲求,必须否定意志,艺术是其成为可能的最好方式.艺术成为意志解脱之途径是通过天才的创造活动,在审美观审中得以完成的.而音乐位于艺术金字塔之巅,完全孤立于其他一切艺术之外,实现了对意志的直接写照.音乐是艺术成为可能的完美体现.  相似文献   
177.
曹操之子、曹丕之弟、建安才子曹植,以其细腻的笔触、深沉的情感、独特的视角,刻画了一个个妖、娴且哀,即兼具形体之妍、气质之雅和命运之悲的女性形象,抒发了抱利器而无所施的惆怅无奈之情,以女子的形象生动且深刻地反映出了自己具有悲剧性命运的一生。曹植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对女性独特的审美观,从审美心理学角度看,既符合了直觉、感性的美感体验,又投射出了自身的内在情感,达到了对现实痛苦的宣泄和补偿,完成了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78.
高校体育中形体教学改革之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人们对于形体教学和审美观念的认识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形体课的意义已不再是把学生培养成具备艺术形体语言,并能展示这种艺术形体语言的舞蹈演员;而是通过与人体相关的形体练习,使学生认识到形体是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与他人交流的媒介,是自我精神世界的展现,是一门提高自我审美修养的艺术.形体教学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讲,对其气质、风度以及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9.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可见人们对美的追求与向往。青少年更是爱漂亮,爱打扮,喜欢新奇的东两。他们模仿力强,可塑性大,是正确审美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缺乏正确的认识美、判断美的能力,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易误人歧途。随着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80.
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化的人才需要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审美素养。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