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01篇
科学研究   27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3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641.
由于受“人伦鉴视”之学的影响,魏晋文人形成了对女性美的病态追求,表现为“好服妇人之服”,“动静粉白不离手”等追求女性美的病态行为。魏晋文人的这种风尚不仅在当时颇为流行,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官吏选拔时的重貌轻才和小说中男子容貌和言行举止明显呈现出女性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42.
从批评方法与批评策略两个方面,评论吴惠娟教授的《唐宋词审美观照》一书,指出了该书的主要特征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43.
王永琦 《江西教育》2003,(24):30-30
好的电视广告应该是一件艺术产品,音画俱佳,声情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最近只要你在电视机前一坐下来,就不难见到一些低级粗俗之作,污人耳目,让你不胜其烦,甚至痛苦万分。这些广告的创意对青少年的成长将会产生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这些电视广告的负面影响有二:一是强化等级  相似文献   
644.
语文教学包含着极其丰富的美育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不仅要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的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美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645.
普通高中开设美术鉴赏课.是加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对美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中.去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和体悟美术作品中内在的涵义.以达到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增强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46.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审美价值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扬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5):112-114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今天,大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把个人审美理想与社会审美理想结合起来,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美好的人格,创造美好的未来。本从真、善、美统一的社会审美观;天人合一的自然审美观和为我所用的艺术审美观以及失谐扭曲的审美价值观等方面进行解析。  相似文献   
647.
由于文学艺术和新闻有着截然不同的质的规定性,因此,文学艺术的鉴赏与新闻接受就应遵照不同的观照原则。本文从文学艺术与新闻的缘起、文学艺术同新闻的本质区别的分析入手,推知文艺鉴赏与新闻接受的不同原则。  相似文献   
648.
正确的审美观是真、善、美的统一。法国作家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的能力,让学生正确识别“美”、“丑”是必要的,也是有其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649.
我们“走进新时代”已几个年头了,蓦然回首,发现我们的审美标准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起彼伏的时尚潮流中长大的中学生们对我国的古典文学似乎疏远了。对因时代、文化、思想、地理等方面产生的古典与时尚审美观的碰撞该如何兼容?如何拉近古典与时尚的审美距离?曾经十二女子乐坊将高雅的古典和大众的时尚融合带给人们新的审美愉悦;  相似文献   
650.
传统的黑衣壮社会正处于与外部世界接轨的社会转型期中.本文通过对黑衣壮人的服饰观和音乐观的审美人类学调查,揭示了黑衣壮人在社会转型时期对传统文化的矛盾态度:既留恋着传统,又疏远传统,即使在年轻一代对传统的最激烈的反叛中,也依然隐藏着对传统的最深切的依恋.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一种典型的矛盾心态.透过社会转型时期的黑衣壮审美观,可以更清晰准确地把握这个族群的精神脉搏和这个社会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