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885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9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陈穆 《物理教师》2011,(9):22-23
物体与弹簧相连接的动态平衡问题,可以说是高中物理力学中的“老、大、难”问题.“老”是因为逢考必有的“热点问题”;“大”是因为与其他问题极容易组合成较难的综合题;“难”则是因为弹簧的弹力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给学生总是有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所以称之为“难”.本文关于“弹簧连接体问题”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难点.笔者以为,如果用“等效思维”来突破这一难点则有着事半功倍之奇效.  相似文献   
82.
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中有三个重要的力学模型:绳球模型、杆球模型和弹簧球模型,正确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这类力学问题时必须深刻理解把握其力学特点。一、模型介绍1.绳球模型如图1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一端系着小球,组成绳球模型,小球可在绳的约束  相似文献   
83.
何小红 《考试周刊》2011,(75):176-178
作者以实例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介绍了双临界问题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4.
潮流新品     
《中国新闻周刊》2011,(48):130-130
弹簧电池 当一节电池的电力不足以维持正常用途时,只要将两节电池串在一起使用便可。弹簧电池解决了普通电池串联之后的尺寸问题,甚至三四节电池,也可以压缩到一节电池的长度。  相似文献   
85.
正教育部已经正式颁布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这次课程标准变化对2014年的中考考点有什么影响,对同学们的中考复习又有哪些指导意义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一、考试内容上的变化1.删去了与物理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条目。删去"能从生活或  相似文献   
86.
雪鹰 《科学启蒙》2014,(3):58-59
说起无人机,你可能会想到“全球鹰”“死神”之类的大个头。而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弹簧刀”无人机却十分小巧,可以装在士兵的背包里进行发射,更神奇的是,它在关键时刻能变身巡航导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相似文献   
87.
董顶芳 《下一代》2014,(8):41-42
(手工制作)导语:炎炎夏日,小朋友们出门游玩,遮阳帽必不可少。买一顶可不便宜哟,你想拥有一顶既经济实惠又有个性遮阳帽吗?那就跟我学做一顶卡通遮阳帽吧。准备材料:彩笔、双面胶、剪刀、海绵纸、胶水、松紧带或塑料弹簧带制作步骤:1.用海绵纸剪出弯月形做帽檐,两端穿两个小孔,备用。2.在卡纸上画出自己喜爱的卡通动物形象,并涂上漂亮的颜色。3.沿着轮廓用剪刀把卡通动物剪下来。  相似文献   
88.
正为了适应科学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培养高素质人才,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将义务教育定位于提高国民素质的大众教育,这是现代的教学观,是我国在基础教育价值和功能方面的全新认识,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一次变革.物理新课程标准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形成的,它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学生通过物理课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得观察、实验的基本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89.
姜黎 《教师》2014,(3):76-76
正习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学物理教学也是一样。在探究性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经常会运用习题教学。这样,可以使学生从习题中,探索出对物理现象的规律性认识;同时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新知识、新定律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可以通过做习题而拓宽其自身的知识面。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通过对物理现象和规律的分析,可以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  相似文献   
90.
为了帮助学生走出"只会听不会做"的困境,为了提高学生能独自清晰构建出题设情景条件下的物理模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各种能力,物理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需要重视学生建模意识的培养。本文主要以弹簧振子模型入手,探讨高中物理建模的重要性及物理教师在课堂中建模的一般途径和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