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1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抛开了庄子在“有无”问题上的哲学思辨而直入其现实关怀层面 ,从意识形态批判、处世哲学、悲悯情怀几个方面 ,着重挖掘了其“有无”观的现实内涵 ,借以展示庄子逍遥游世的人生态度背后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82.
在当前这个新闻业急剧变化的时刻,严肃认真地思考记者职业更显价值。离开或留下,只是不同的选择,不存在对错。然而,对于留下的人,尤其是年轻人,能否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这一职业很关键。只有如此,才能对职业生涯有所规划,才能静心前行。本文点出了记者职业在当前遭遇困境的几个关键问题,有助于年轻记者正视内心,建立职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83.
王阳明的军事诗歌具有两少两多的特点,即数量少、战场描绘少、内心矛盾多、悲悯情怀多。这些特点折射出他在圣贤道路上的曲折探索:由经略四方、辞章之学转向心学;圣贤意识和外在环境时时矛盾;诗歌中不骄军功、心系民生的悲悯情怀最能体现其圣贤精神。  相似文献   
84.
正加西亚·马尔克斯静静地走了。怀念这位文学巨匠的同时,许多中国读者会在第一时间想到他的两本名著《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以著作为媒介,马尔克斯用他自己的方式,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也在以无声的方式诉说:永恒的孤独者最伟大。马尔克斯在当代中国影响力之大,估计连他自己都  相似文献   
85.
王莉 《新闻世界》2014,(8):76-77
当今,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一个亮丽光鲜的职业,从业人数众多。然而,能在这个行业中做出杰出成就并被人们真心喜爱的人并不多。本文主要从职业素养、社会责任感和悲悯情怀三个方面对电视主持人的基本修养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做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正全国知名散文家中,刘志成的特殊性首先在于他的出身——也许没有其他散文家像他那样,要过饭、下过井、吃过蛆虫、修过自行车、住过楼梯间、当过三轮车夫。这是一位彻底出自底层,凭勤奋写作成长为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主席、《西部散文家》和《西部散文选刊》杂志执行主编的作家。写散文不是写小说,不能玩虚构,作者的亲身经历如何也就显得格外重要,刘志成的散文多描述亲历亲闻,其不同寻常的人生经验强烈吸引了读者,受到欢迎是很自然的。他有几个名篇,每个人都可以读一读,读了绝不致后悔。流失在三轮车上的岁月是他的一个典型系列,在作  相似文献   
87.
司马迁以独到的政治眼光和历史价值观记载了中国古代纷繁的历史事件,在伟大著作《史记》中绘制了一系列悲剧人物形象.因作者与著作中的悲剧人物之间有着类似的经历与命运,因面记叙时对笔下的悲剧人物深含同情.《史记》在客观地揭示历史悲剧人物命运的同时,呈现出一种悲世情怀式的美学韵致.  相似文献   
88.
这几年总有朋友问我,最近最好的中国电影是哪一部?面对这个问题,我总感到很为难。想了半天,我说,不知道它是不是最好的,但我觉得它是最打动我的,张猛导演的《钢的琴》。大部分时间,  相似文献   
89.
自当代文学研究者重新开始研究一些曾经被历史尘封、淡漠的历史事件、作家、作品以来,梅娘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但是这些研究多偏重于她的小说.而于她的散文,很少有人关注。梅娘散文相较小说而言,确实算不上成就。但是也是颇有自己的特色的,比如她的绿色主题所渗透出的悲悯之怀,她干净清泠的笔致.两种心情的双重笔调。  相似文献   
90.
人性似乎是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一直备受关注的主题,就像莫言把关注人的问题作为文学的惊魂之所在,而那些表现人性的敏感问题和痛苦,总能使人物更加丰富和立体。莫言文学世界作为纳入世界文学版图的存在,这种对人性的关注与强调在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粗鄙之间创造了一个模糊的地带,在莫言传奇性人物的塑造中,在身体本位和悲悯意识的认知下让莫言的小说不再是单纯的正反对举的叙事话语范式,而是保留了一种民族性以及对人性的追问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