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796篇
科学研究   103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45篇
综合类   3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62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1 毫秒
31.
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着重处理好以下四个重要关系:即实与虚的关系、管与放的关系、严与宽的关系、堵与导的关系。只有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才能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完善、能力的提高。只有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教中有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32.
<远大前程>作为狄更斯晚期著名的作品,围绕主人公匹普的发展历程进行描述,颂扬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并揭示了其作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作家所固有的性道德、家庭道德等方面的理论.狄更斯强调扬善惩恶,不能容忍道德低劣者有幸福的结局,总是把好的命运赋予那些道德上的正面人物.  相似文献   
33.
《中学教育》2005,(7):6-7
作为一名教育,当我们面对学生的错误时,首先不能带着泄私愤、消火解气这样的动机去惩罚学生。因为,犯了错的学生应当受到惩罚。但是,他们之所以要受到惩罚,并非因为他们犯了过错,而是为了让他们以后不去再犯。带有私人情绪的惩罚或只是为了惩罚惩罚,都已失去了惩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解读"合理的惩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听教师这样抱怨:现在的学生真是重不得轻不得,我们还能不能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学生犯了错还要不要惩罚?对这些问题,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观点是:“合理的惩罚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因为教师承担着教育管理的职责和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的使命,对犯有严重错误的学生进行惩罚不仅是教育赋予教师应有的权利,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35.
刘莉 《四川教育》2003,(7):74-74
  相似文献   
36.
小学、初中不得开设“实验班”、“特色班”、“创新班”、“奥数班”等各类性质的教学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以升学率作为评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标准;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  相似文献   
37.
文章概述了俄罗斯联邦法律规定的图书馆的权利,用户违背利用图书馆规则时应承担的赔偿损失的责任。  相似文献   
38.
在我国产品责任相关立法中,应把严格责任原则明确规定为产品质量侵权的归责原则.我国产品严格责任原则的完善主要应着重于抗辩事由、惩罚性赔偿机制两方面.  相似文献   
39.
40.
影片中的主人公方枪枪,一个梳着小辫子来到幼儿园的孩子,他那高墙里孤独的小小身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孩子面对规则与惩罚的渴望和挣扎,一种在集体规则下被遗弃的孤独和悲哀。这个定格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特殊社会背景下的故事,让我们有了某种警觉:如今的幼儿园,在到处都是欢声笑语的背后,是否也有一些方枪枪似的孩子,在集体规则的严密运转下孤独地徘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