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1356篇
科学研究   184篇
体育   38篇
综合类   59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37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企业隐性知识管理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知识是企业潜在的智力资本,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源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亟需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隐性 知识管理,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个体知识向组织知识的转化,以实现知识价值最大化并培育核心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992.
一、隐性知识理论在当代知识理论中,知识总体上可分为两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或缄默知识。英国学者波兰尼明确指出: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如我们有关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缄默知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别:显性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逻辑说明,也被称为明确知识、言语的知识、清晰的知识,而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993.
994.
显性课程上看我国英语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隐性课程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供新的视角.分析了隐性课程及英语隐性课程的内涵,阐明了隐性课程对英语教学改革的意义,认为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不仅能够优化英语课程结构,而且能够改善和提高学习者的接收机制、心理品质及非智力因素,并与显性课程形成互动互补的关系.因此,把握隐性课程的本质、落实隐性课程的开发才能彻底地推进英语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95.
本文根据Halliday的语篇衔接与连贯的理论和语境理论、Hoey的词汇重复模式理论等,从认知心理学出发,采用离散数学和图论中的重要工具——线、树、网,提出语篇连贯的网状图式简化模型指导英语写作。通过分组实验,检验实际教学过程中该模型对提高本科学生英语写作连贯水平的积极影响。作者建议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将这方面作为重要训练内容。  相似文献   
996.
本文运用刘勰的"隐秀"观审视翻译中文学意象的传递,以期保持文学翻译所固有的文学性和民族性,成功实现文学翻译作为文学的第二次创作。"隐秀"观指出意象有"隐"与"秀",两者统一于文学意象之中。不同的意象对应不同的表述方式,译者如果在把握原意象的艺术特征基础上,对描述性、象征性和比喻性意象进行具体分析,在翻译时运用显性或隐性方法进行具体处理,文学意象翻译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7.
新课程理念提倡把"有效教学"落到实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教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者、指导者,是学生学习活动与自身教学过程的调控者。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亲历者、思考者,是学习过程的探究者、合作者,是学习目标的实现者。这两个主体在课内课外的互动,师生与教材、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等的互动,优化了教师教学过程的"教与导",优化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学与习",可以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998.
王建华 《考试周刊》2011,(61):95-96
显性形式教学和隐性形式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显性形式教学主要解决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掌握的问题.而隐性形式教学旨在解决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其实际语言能力提升的问题。因此.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显性形式教学,更要强调隐性形式教学,使学生在知识转化为能力方面有所突破,在语言实际应用能力方面有本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9.
有研究者认为显性教学发展学生的考试能力有优势,隐性教学能够导致交际能力的产生。从笔者对初一2个普通班实证研究表明,在考察简单语法知识的测试中二者无明显差别,但隐性教学对提高中下水平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的效果好于显性教学。初中阶段,就英语而言,学生还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幼儿,有喜动爱玩的天性以及认知水平的局限性,笔者认为应该以隐性教学为主,显性教学为辅,做到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00.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明的发展,教育的一些弊端日益显现,全人教育的概念开始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它同时从教学和心理的角度出发,更有针对性地研究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这样的氛围为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提供了契机。根据当前的这一形势,本文提出了在实践教学中渗透健康人格教育的观点,并从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的角度探讨了其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