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6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9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福建宁德的畲族人口,占全国畲族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多,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畲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因种种原因,传统畲族文化面临礼仪弱化,村落文化缺乏特色,畲族传统技艺处于失传边缘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畲族文化传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加强保护,开展抢救性征集工作;以文化为媒,走文化产业化与旅游业共同发展的新路等思路,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文化创新能力,为传承和保护闽东畲族原生态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62.
2011年,吉安电视台《今晚八点》栏目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全体编辑记者主持人来到了吉安市最偏远的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开展了一次新闻采访竞赛:编辑记者主持人分成四个组,看哪组在规定的两天时间里采写的稿件最多最好。要想在这次新闻竞赛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找到有新意的选题。  相似文献   
63.
在大量流传下来的畲族民间文学作品中,女性文化生活是其不可或缺的题材,由此可见,畲族人民对女性地位的重视。这些文学作品通过对女性文化生活的描述,塑造了畲族丰富的女性文化特征。畲族人民不再将女性视为次于男性的“第二性”,畲族女性无论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内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和较高的地位。本文通过对畲族女性文化生活的分析和对其文学作品的研究,讲述了女性意识在畲族的表现,并对畲族女性意识的形成原因做出了探索。  相似文献   
64.
畲族是浙江省内一个重要的少数民族,博大精深的畲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畲族历史积淀的产物,它对于畲族的生存和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然而受现代化进程的发展、汉族文化冲击以及地域、经济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古老的畲族文化渐渐遗失,以一种弱文化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生活的边缘。保护畲族文化、促进畲族经济发展是当前一项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65.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体与民族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以福建宁德为例,提出了畲族文化的网络传播目标及策略,即要以提高文化自觉、展示民族自信为目标,树立畲族独特的文化品牌形象,搭建官方和民间的网络传播平台,加强新旧媒体的整合互动,开拓从虚拟到现实的互动满足等。网络虽然有其局限性,但毕竟为畲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传承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66.
陈十四信仰主要分布于闽浙粤台等地。这一信仰不仅在汉族社会广为流传,而且深入到畲族社会,并完美地与畲族文化融合,并在畲族人民的生活中展现出民族个性。通过对畲族民间文学、民俗生活和音乐舞蹈中陈十四信仰表现的论述,认为陈十四信仰的畲化主要源于畲汉共通的师祖关系、畲族自身的内部需求、民族生存的外部认同和强势文化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67.
对闽东畲族男女服饰文化进行对比研究中发现,不同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畲族女性具有比畲族男性高的家庭及社会地位,而且在民族文化中,多处体现女性崇拜的观念.服饰文化的发展与女性社会地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畲族女性崇拜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畲族女装的变迁.  相似文献   
68.
清代处州畲民重视通过订立契约来置备田产,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民间契约文书。这些民间田契可分为活卖契、绝卖契、找价契、当田契、换田契、讨田契等。畲民既从"红契",又喜"白契"。虽多为民间手写契,但经公数量多,却又普遍不粘契尾,而且时常先立卖契再立找契。处州畲族民间田契缮写款式富有乡土气息,归户存世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69.
70.
作为畲族文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俗文书较能体现出其畲族特色。本文试图对已收集到的畲族文书进行梳理,并初步分析其特点。通过展示其民族性与基层性,以期通过非汉化视角对畲族乡村乃至基层社会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