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1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以废活性炭为原料,氧化铁为添加剂,通过高温煅烧的方法制备载铁颗粒活性炭(IOCGAC)。结果表明,IOCGAC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煅烧终温为900℃,升温速率为6℃·min-1,m(氧化铁)/m(废活性炭)为4∶6,恒温时间为0.5 h,所得产品的比表面积达630.5m2·g-1,收率为50.9%。对其进行SEM,IR,XRD表征分析,结果表明活性炭的表面负载了一层致密的铁氧化物,且主要以α-  相似文献   
72.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6):678-678
中科院金属所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催化材料研究部苏党生研究员、张建研究员、王锐博士与德国FritzHaber研究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克罗地亚研究人员合作,借助在纳米金刚石表面上高度弯曲的氧掺杂石墨烯活性结构,在无氧、无水蒸气保护的低温条件下实现了乙苯直接脱氢制取苯乙烯.其催化活性大约为工业氧化铁催化剂的3倍,  相似文献   
73.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证明了在碱性介质中Fe^2+并不能完全被氧化为Fe^3+,在转化过程中存在最高转化率与最佳PH值。  相似文献   
74.
基于前沿科研成果设计实施了一个综合探究实验——制备Z-型FeOOH/ZnIn2S4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其在可见光下去除废水中四环素污染物的效率.通过该实验,学生既能了解太阳能驱动的半导体光催化净水技术领域的前沿知识、拓宽视野、激发科研热情,也能掌握纳米材料的制备、表征等基本实验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升科研探究兴...  相似文献   
75.
研制了一套“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装置,巧妙设计了一个全封闭的反应体系,一氧化碳的制备、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产物检验和尾气处理的一体化设计,优化产物铁的检验方法,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6.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证探索与教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怀乐 《化学教学》2007,(11):13-16
《化学教学》2007年第5期3页上,有"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教学中几个问题探究与反思"的一篇文章.笔者在仔细阅读这篇文章之后走进实验室,对CO还原Fe2O3的全过程进行了多方位,多角度地认真探索.本文拟想补充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77.
以实验室制备的羟基氧化铁(FeOOH)为催化剂催化臭氧氧化处理苯胺废水,对比催化臭氧氧化与单独臭氧降解苯胺的效率,实验结果表明,FeOOH催化臭氧氧化能加快对苯胺的降解速率,并且矿化程度高.说明FeOOH对臭氧氧化水中的苯胺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探讨了氧气的进气流量、苯胺的初始浓度、水溶液的pH、催化剂的投加量等因素对催化氧化苯胺的影响.研究表明:氧气的进气流量为30L/h、初始浓度300mg/L时、pH值7.3、催化剂的投加量为2g/L、反应15min后,苯胺的去除率可达98.2%,COD的去除率可达70%.在催化体系中加入自由基捕获剂叔丁醇后,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明显受到抑制,间接证明了FeOOH催化臭氧氧化苯胺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8.
阐述了教科书上"一氧化碳与氧化铁的反应"实验的几处不足;设计了一种改进方案,能提高实验的安全性和简洁性。  相似文献   
79.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化学试题的命题在延续以往高考命题的方式外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重视基础,突出主干知识的综合考察综观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卷(Ⅰ)每一道化学试题都是主干知识的综合考察,特点是综合程度高、综合范围广。  相似文献   
80.
载体性能及含量对三氧化二铁脱硫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彬  邹立科 《内江科技》2011,32(1):40+70-40,70
采用不同的载体制备了担栽型氧化铁脱硫剂,并采用自行设计的脱硫评价装置对其脱硫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我体制备的脱硫剂在450℃煅烧之后,其脱硫效果差异较大:其中,以活性炭作为载体的脱硫剂其脱硫效果最好,但是抗粉化能力较差。实验发现,对于同种载体,载体含量的不同也会影响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脱硫剂的载体含量为1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