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419篇
  免费   263篇
  国内免费   290篇
教育   16921篇
科学研究   2973篇
各国文化   146篇
体育   1274篇
综合类   1062篇
文化理论   1552篇
信息传播   37044篇
  2024年   816篇
  2023年   3249篇
  2022年   1684篇
  2021年   2379篇
  2020年   2248篇
  2019年   1930篇
  2018年   1002篇
  2017年   1498篇
  2016年   1807篇
  2015年   2653篇
  2014年   4569篇
  2013年   3625篇
  2012年   4874篇
  2011年   4770篇
  2010年   3668篇
  2009年   3516篇
  2008年   4000篇
  2007年   2864篇
  2006年   2222篇
  2005年   1743篇
  2004年   1477篇
  2003年   1376篇
  2002年   1046篇
  2001年   917篇
  2000年   55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考试周刊》2019,(57):1-2
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快节奏的生活让人心也变得越来越浮躁。反映到儿童阅读上来,孩子们即使面对文质兼美的儿童文学往往也只满足于追求情节,阅读缺乏应有的深度和广度。课外阅读的指导是语文教师应该承担的责任,而课堂则是语文教师履行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要阵地。我们对儿童文学课外阅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构建了基于网络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模式,有效拓展了课外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33.
《新闻界》2020,(1):46-51
新闻文本的意义生产模式制约新闻的传播力,新闻文本的意义生产研究容易仅局限于新闻文本本身,却忽视不同伴随文本之间的关联性,而伴随文本决定着文本意义的生成与解读。本研究以中美女主播"越洋对话"为例,分析其伴随文本对于新闻文本意义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其显性伴随文本预设新闻文本的表意角度,生成性伴随文本拓展新闻文本的表意深度,解释性伴随文本延伸新闻文本的表意广度,突破单一新闻文本表意不足的缺点,最终形成新闻报道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34.
常江  何仁亿 《青年记者》2020,(12):24-25
随着全国范围内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不断深化,我们对后疫情时代传播格局的展望也有了一种紧迫感。从整个信息传播格局来说,疫情期间人们可以显著感受到的一个变化,就是以微博为代表的公共社交平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5.
《蚌埠日报·深读周刊》创刊十年来,已出500多期,深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极大地增强了《蚌埠日报》的影响力。深挖地方话题资源,放眼周边共同关注,以此来增强报道的厚度与深度、综合性与思想性,是《深读周刊》耐人深读并深受关注的关键。具体而言,就是要充分重视策划,形成开放思维;重视思想深度,形成融合思维。  相似文献   
36.
《新闻界》2019,(6):10-16
5G技术是一项注定要改变世界、改变传播领域的边界、基点、要素、结构及其机制与规律的革命性技术。本文探讨了5G等新技术所引发的媒介范式的革命,考察了算法作为一种新媒介的特性,进而分析了今天的互联网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强调必须用复杂性范式去认识和把握,而制度性的包容和必要的自由度是未来传媒发展的社会保障。文章以"微版权"的创新为例,强调互联网的"微革命"时代要求我们善于进行一系列的"微创新"。文章提出,解决新技术形式所造成的"信息茧房"效应的关键,不是对某个内容推送的个体提出过分的要求,而是重在完善社会信息供给侧的结构性多元与丰富。文章最后指出,传播学科未来发展的不二法门是建立在跨领域基础上的学科交叉与研究协同。  相似文献   
37.
38.
39.
翻译二度编码论--对媒介跨文化传播的理论与实践之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麻争旗 《现代传播》2003,11(1):12-16
本文从符号传播、语言传播切入 ,提出了“翻译二度编码论”的核心理念及观点 ,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向度对媒介跨文化传播中的诸多命题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