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2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5篇
教育   8526篇
科学研究   465篇
各国文化   50篇
体育   204篇
综合类   351篇
文化理论   71篇
信息传播   1500篇
  2024年   72篇
  2023年   315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11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197篇
  2015年   286篇
  2014年   717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966篇
  2011年   1015篇
  2010年   801篇
  2009年   743篇
  2008年   1079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572篇
  2005年   550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236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41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4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6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多方面改革措施的综合配套,其中当然也包括行政改革。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笔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围绕行政改革这一主题,力求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采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行政改革的理论根据、我国行政改革的具体历程、经验教训以及其对现实行政改革的启示,作些力所能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2.
钟嵘《诗品》评曹植诗“情兼雅怨”,由此引出“雅”这一美学概念来体味曹植五言诗作。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释曹植诗歌的“雅”。其一,对《诗经》中“小雅”的继承;其二,与社会现实的紧密相关;其三,表现建功立业的博大胸襟和怀抱。  相似文献   
163.
针对新课程实验大规模推进的现实情况,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与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提出了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的工作方向,这是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深入推进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举措."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64.
真理作为具有现实性的理论,标志着思想图象与现实图象的符合与一致。根据来源的不同,真理分为反映性真理与创造性真理。反映性真理意味着主观符合现实,创造性真理则意味着现实符合主观。真理标准包括理论要件和现实要件。检验真理的直接途径包括感觉——理性分析和实践——感觉——理性分析两种类型。逻辑证明是检验真理的间接途径。  相似文献   
165.
生命观念居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首位,当属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生命观念体现生物学科价值,更要注重其中的基本社会价值,即生命观念的基础骨架。生命现象表现多样,生命观念外延丰富。以悲悯生灵与敬畏生命为基本骨架的生命观念,可以照应现实需求,体现教育本真,支撑起它的诸多外延,彰显其基本的社会价值。某些社会现实问题,需要生命观念教育作出应答。  相似文献   
166.
效率与公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效率与公平的内在统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有其内在统一性和客观必然性,坚持这一原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7.
虚拟实践是一种新的实践形式,与作为由理性认识通达现实实践必经的中间环节的实践观念相比,它有许多优越之处,从而超越了实践观念而逐渐成为新的中介.  相似文献   
168.
概率是高中数学中一个新增的重要内容,它刻画了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的随机现象,通俗地说是描述现实世界中看似杂乱无章,实则有章可循的客观规律.要学好"概率"这章内容,我们必须学会多角度地去考虑问题.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9.
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是社会现实影响的产物,现实的教育是最有力的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造成新的环境、新的现实,对青年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他(她)们的思想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虽然考大学还是学生们主要的追求目标,但是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已渗透到他们的思想之中,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认识到了这些新的变化,才能正确地把握青年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才能懂得他们的心思。只有知道他们在想什么,掌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才能使我们的教育工作,有的放失,摆脱过时的空洞说教方式,不断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号召力,真正做到把青年学生的教育统一到我们的教育方针上来。  相似文献   
170.
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从"专门人才""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到"高技能人才"的不断演变分析出发,提出了"高技能人才"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现实定位,并进一步阐释了高技能人才的类型与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