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529篇
  免费   459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教育   86837篇
科学研究   10660篇
各国文化   154篇
体育   3821篇
综合类   4589篇
文化理论   1028篇
信息传播   13552篇
  2024年   627篇
  2023年   2320篇
  2022年   1481篇
  2021年   1792篇
  2020年   1719篇
  2019年   1710篇
  2018年   984篇
  2017年   1610篇
  2016年   2263篇
  2015年   4061篇
  2014年   8889篇
  2013年   6646篇
  2012年   8125篇
  2011年   8646篇
  2010年   7811篇
  2009年   8162篇
  2008年   9974篇
  2007年   8037篇
  2006年   5665篇
  2005年   5671篇
  2004年   4641篇
  2003年   4408篇
  2002年   4281篇
  2001年   3938篇
  2000年   2654篇
  1999年   1035篇
  1998年   704篇
  1997年   570篇
  1996年   465篇
  1995年   361篇
  1994年   313篇
  1993年   233篇
  1992年   222篇
  1991年   186篇
  1990年   251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杨文镒 《新闻界》2005,(5):6-6,5
2005年8月27日至9月2日,海峡两岸四地新闻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这次由中国记协主办的高层研讨会,集中了大陆、台湾、香港、澳门两岸四地50多家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学院的总编、台长和学者教授,议题广泛,概括了当前媒体实践中提出的若干热点。  相似文献   
992.
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经由政府的大力提倡,2004年步入稳健发展阶段,据新华社报道,目前全国已有15个省级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有13个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政府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媒体在对该制度争相报道的同时,也开始以更理性和成熟的态度看待政府这一重大举措。新闻传播理论界在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上宣讲现代传播理念,同时也将新闻发言人制度列为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93.
近些年来,新闻队伍中的个别编辑、记者的人格失缺,奉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侵权新闻”、“低俗新闻”和“虚假广告”屡禁不止。这些社会公害严重损害传媒的形象和公信力.塑造新闻工作者的高尚人格素质成了当务之急,范长江说,“有了健全的人格,才配做新闻记者”。重温这句话,仍发人深省。我以为,守责、守法、守信、守德,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人格的四要素。  相似文献   
994.
陈小华 《新闻实践》2005,(12):47-48
什么叫和谐社会,如何建设和谐社会?广大读者对这些问题很关心,各个媒体也发表了大量理论文章,对和谐社会作了全方位的解读。然而,限于文化水平、阅读时间,许多基层群众虽然对构建和谐社会非常感兴趣,但大多对艰深的理论文章却敬而远之。怎样利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运用生动形象的手段,向广大老百姓宣传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想、新观念,成为媒体的新课题。 一、采用互动形式,宣传构  相似文献   
995.
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是中央为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为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北京市新闻战线根据中央的部署.把这项活动作为解决新闻战线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强化制度建设的难得机遇。作为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队伍的重要手段,作为应对挑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认真抓落实,切实求实效。一年多来.北京各新闻单位提高认识、共同努力、扎实起步、逐步深入,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效。总体说来.北京市新闻战线广泛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目标基本实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996.
最愉悦的阅读情形之一,是一个你非常喜欢的领域中数十年没有特别精彩的作品后,突然被你读到一本标志着突破的书。这时你可能被释放出一种“情结”,发现你对某一理论领域数十年的依依不舍的恋情,真是非常非常的“值”。最近我就体验了这样的读书愉悦。今年4月一次会议上,王知津教授送给我一部《现代信息检索》。这部由计算机专家编写的检索理论专著,立即以其近乎完美的结构吸引了我:信息检索的理论,还可以这样写!信息检索曾是情报学领域内最引人入胜的领域之一。1984年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特性、试验与评价》被翻译出版后,整整一代情报检索理论家成了“兰迷”。连我这样不搞检索的人,也深深受其吸引。20年过去了,如王知津教授所说,“有那么一大批人,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奋斗在信息检索的领域里,对信息检索……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成绩固然不菲,只是从一个喜好检索理论的旁观者的角度看,尽管新的论著无一例外地论及网络信息检索,但它们并没有将网络时代信息检索理论的新成就完美地组织到新的体系中。我甚至怀疑,如同米哈依诺夫的《科学交流与情报学》成为绝唱一样,兰开斯特的《情报检索系统》,也无人可以超越了。直到读到《现代信息检索》,我才发现对这一领域的长达20多年的期待,总算有了初步的结果。因此,我有些兴奋地向信息检索研究者与爱好者推荐王知津教授关于《现代信息检索》的书评,分享王教授和我体会过的阅读快乐。王教授的书评《探索现代信息检索的理论架构》是在原书“译者序”基础上写成的。《现代信息检索》是计算机专家所写的书,其立场对图书情报领域的读者也许有些障碍。这部书评中没有评论这点,出于译者对本书的喜好,完全可以理解。好在书评的后面是很有针对性的导读内容,它们对于图书情报领域的大多数读者,将会有很多帮助。。本期的另一篇书评出自一位新手,所评之书是一部多年前译出的论著:Arms的《数字图书馆概论》。所选理由除了所评之书同样是讲技术,同样是译书外,主要是我从书评中读到了作者的兴奋:被自己的阅读发现所激发的评论的兴奋。据说作者的学科背景是历史学,一位学历史的基础图书馆员,能如此激情地“悟”着有些枯燥的数字图书馆,我以为有些难得。评者的有些感性的阅读固然不能取代理性的思考,但在数字图书馆技术发展到一定高度并略为放慢其前进步伐之时,或许适当地“感性”也不失为激发我们寻找新的突破口的一种方式。《数字图书馆概论》的书评已出现过几篇,是好书,多评又何妨。  相似文献   
997.
孙珙 《新闻知识》2005,(11):41-43
如果把一个期刊企业的基础分为四大支柱,即刊物品牌、刊社实力、骨干队伍、管理经验,那么编辑团队就应该划属骨干队伍之列。骨干队伍由编辑、广告推广和期刊营销三个方阵组成,而编辑团队的强弱是期刊社骨干队伍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8.
大众日报社一向重视新闻队伍的思想建设和业务建设,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和造就人才。途径之一就是不断地创办新闻业务刊物。据查考统计,半个多世纪以来,本社仅铅印的对内、对外业务刊物,就不下十五种。其中,迄今仍编辑出版,发行范围广,在报社内外颇有影响的,当首推《青年记》。  相似文献   
999.
闻娱 《传媒观察》2005,(7):59-60
新闻采访与写作在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大分支中,处于应用新闻学的中心地位,历来是中西方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课程。现有新闻采访和写作方面的诸多教材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闻教育的需要。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前行的新闻传播业仍迫切需要能与时俱进且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闻采写教材。  相似文献   
1000.
刘世领 《传媒观察》2005,(11):34-35
省级党报分布在各县市的驻站记者处于直接面对现实生活的前沿阵地,是采编队伍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好驻站记者功能,是落实报社各个时期的宣传报道思想,保证提供大量鲜活新闻,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条件。新华日报深刻体会到基层驻站记者的重要性,积极打造新时期驻站记者的核心竞争力,去年,又增派60多名年轻记者蹲点12个省辖市,这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