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08篇
科学研究   12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8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1.
信息市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生产要素市场的一个重要的子市场,它通过信息服务、信息咨询、信息转让等活动,在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信息交流引导市场进而影响生产,对市场体系中其他市场功能的发挥起中介作用。因此,发展和完善信息市场,对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保证我国市场体制的正常运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12.
该文阐述了“按要素分配”的本质是按生产要素所有权分配,分析了按要素分配的决定因素,强调了对生产要素本身的分配的重要性。在收入分配上,我们要坚持生产力标准,以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为目标,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完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513.
在当前劳动价值论的讨论中,不少人为了论证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认为非劳动生产要素也创造价值,否则,无法解释企业率先采用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所取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还有不少人认为采用先进非劳动生产要素的企业所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或超额利润,来自该企业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劳动生产率高的劳动是一种复杂劳动,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创造较多的价值。这两种观点都违背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并且也都与现实经济生活不相符。  相似文献   
514.
研究农业科技同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关系,提出我国近期需要发展的是能够提高土地产出率、产品质量和劳动力均衡利用率的农业科技,其他相关科技的发展应以我国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特色品种为中心开展;对劳动力具有极强替代效应的自动化生产技术目前需求不迫切,可作为一种长远技术储备或在个别发达地区酌情超前发展。  相似文献   
515.
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重要性进行理论分析。并对改革的具体方案进行可行性研究,其实施对策可操作性强,有广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16.
陈毛头 《科学与管理》2007,27(3):124-124
本文在阐述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抓好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和生产要素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17.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 ,为分配理论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价值的惟一源泉 ,因此 ,按劳分配应该是惟一的分配方式。但是 ,由于在实践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能完全实行按劳分配 ,必须结合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合理的、必要的 ,同时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18.
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活动是一次性的施工任务,这个一次性的施工任务一般被称为一个施工项目。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面向建筑市场的窗口。所谓施工项目管理是指在建设项目的生产周期内,用系统工程的理论、观点和方法进行有效的规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系统的科学的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519.
本文依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要素所有权的角度,对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进行了多层面的理论剖析.  相似文献   
520.
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丰义政治经济学的两个重要成果和理论基石,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产生及其决定因素,分析了资本对广大工人的剥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的形式、劳动结构、并生产要素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必须要与时俱进、有所发展,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特征。本文通过分析生产性劳动概念和价债来源、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性质,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