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08篇
科学研究   123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7 毫秒
5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其现实依据旧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种客观经济条件。那种认为实行按要素分配是对传统劳动价值论突破的观点,或认为实行按要素分配是照搬“三位一体公式”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观点以及按要素分配是依据使用价值论的观点,都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522.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党的十五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二者的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现阶段我国生产力总体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 一、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基本内容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分配方式。它的基本内容是: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  相似文献   
523.
我国的经济、文化等方面将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发展并进而取得优势,必须要有自主创新能力,而自主知识产权则是创新能力的基本和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将成为保护竞争能力的重要资源和保障,高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已经成为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的一支主力,是我国高新技术的生长点和辐射源,高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是我国知识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24.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承认生产要素分配的合法性,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不等于承认一切生产要素都参与价值的创造。价值创造和创造出来的价值如何分配,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存在着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允许和鼓励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经济发展,需要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25.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这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和实践的重大突破,按生产要素分配将成为我国分配体制改革的重要支点,为分配机制和分配格局的创新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一、按生力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生产要素是指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资源,主要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土地、自然资源等。本文讲的是除劳动力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根据生产要素对企业收益贡献…  相似文献   
526.
马克思的《资本论》总结出了工业经济社会形态中的产业资本流通公式,然而,在知识经济形态下,资本流通公式就要发生变化,而且是质的变化,即是“知识资本流通公式”。对这个公式的明确和正确理解,对我们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7.
数字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驱动力,与数字化生产要素融合直接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本文通过构建数字技术驱动生产率提升的效应识别框架,利用投入产出数据,在测算中国ICT行业和非ICT行业数字技术方向和数字化生产要素配置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实证检验数字技术和数字化生产要素对生产率提升的影响及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在2002-2020年,中国数字化生产要素之间呈现互补关系。整体上,数字技术大致偏向资本,数字化生产要素大致偏向劳动,生产率变动较小;效应识别上,数字技术增长效应对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数字技术偏向效应、数字化生产要素偏向效应以及两者的交互效应对生产率具有抑制作用。同时,数字技术驱动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明显上升,但ICT行业贡献远超过了非ICT行业。因此,在数字经济时代,我国生产率提升的关键是加快释放数字技术的增长效应,合理发展数字技术方向,优化配置数字化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扩展数字技术与数字生产化生产要素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528.
1知识经济的含义 什么是知识经济?笔者认为知识经济是工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其基本特点表现为它是以人的创造性知识(广义理解的知识)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相似文献   
529.
科技特派员制度由福建省南平市首创,是探索依靠科技解决"三农"问题过程中的制度创新,是新时期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创新与补充,是解决目前农村科技力量不足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在新形势下,发挥科技人员作用,把科技、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从整体上破解"三农"难题的新路子,对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