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0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83篇
教育   2732篇
科学研究   1427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49篇
综合类   194篇
文化理论   98篇
信息传播   61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80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18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25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68篇
  2004年   270篇
  2003年   280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02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新世纪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样,森林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也成为了事关新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命题。各方面取得的个基本共识是:新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应突出强调“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12.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工程的试点中,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分析形势、提供宏观决策依据,我们选择了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甘肃陇南地区的礼县、西和、康县等退耕还林重点县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3.
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与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礼先 《资源科学》2004,26(Z1):26-33
该文从生态环境建设的概念入手,深入分析了生态环境建设的内涵.指出,生态环境建设的实质是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在<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划分的8个生态环境建设类型区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配置的必要性.并以黄河流域上中游为例,重点探讨了其生态环境建设分区的方法与成果.作者采用综合的生态经济指标,以县为单元,将西北地区黄河流域划分为6个生态环境建设区,即风沙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高塬沟壑区、沿河阶地与平原区、土石山区、河源区.在分区的基础上,确定了各区生态环境建设的生态经济目标及相应的措施配置模式.针对生态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分区;因地制宜建设主攻方向;积极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加大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加强法制建设,把预防监督放在首位;充分满足生态环境建设的需水要求.  相似文献   
114.
1998年 8月 ,国务院总理朱钅容基深入黄土高原考察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和黄河防汛工作 ,强调要下决心、持之以恒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在短短的两年 ,以江泽民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 ,反复强调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并做出重大部署和安排 ,它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对黄河治理的极大关注 ,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 ,更表明了生态环境建设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因此我们务必把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一项根本措施 ,努力使生态环境有一个明显的改善。我市地处…  相似文献   
115.
西藏由于人烟稀少,自然资源极其丰富,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轻微,自然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城市化水平低,工业规模小,环境污染相对较轻,主要江河、湖泊的水质均能达标,至今未出现过酸雨和放射性污染,自然环境基本处于原生状态,是目前世界上空气质量保持较好的地区之一。本文根据西藏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利形势和不利形势。谈谈在新世纪初西藏环境保护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16.
防止伐区作业水土流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物质资源,土壤是森林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子。应因林、因地确定采伐更新方式;增加拖拉机集材道的密度,采用特宽轮胎拖拉机集材;大力发展有利于保护林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索道集材和畜力集材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17.
康旭  贺勍 《内江科技》2004,25(6):71-71
该文论述了生态建筑的发展趋势,分析了生态建筑的特征及其对设计的基本要求,以期引 起人们对生态建筑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8.
崔其武 《华夏星火》2005,(3):98-100
“可持续发展”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首次明确提出来的。也就是说“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要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的本质就是“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追求人和自然的和谐”。它的原则就是强调生态环境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进步是目的。强调高效节约地利用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更加公平地分配发展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9.
绿色建筑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人类的发展离不开适宜的生态环境。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适应自然规律的生存方式,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建筑风格。  相似文献   
120.
学术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在教育和科研部门,目前也较普遍存在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这不利于优良学风的树立。因此,要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是我们应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