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8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文化学刊》2012,(5):30-30
周志强在《人民论坛》2011年第27期撰文指出,就娱乐化的文化批评狂欢而言,对于文化批评的推崇,最终变形为一种"快乐批评的政治美学"。对于现实秩序和权威规范的对抗所带来的快感政治被取消了,而代之以市侩哲学为底色的、唯快乐是  相似文献   
22.
白雪 《传媒》2020,(10):78-80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新媒体广告的平台运作模式与内容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不断改变着受众的信息接收逻辑;而消费社会的形成也在深刻影响着广告受众的行为方式。本文重新审视新媒体语境下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强调广告对文化的推动作用,指出当今新媒体广告发展中存在的文化症候,并建议从三个不同层面进行广告话语体系的建构,旨在营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广告生态环境,进而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3.
课堂教学的历史性变革和时代演进,使教师从课程、教材的被动执行者的角色和传达“教参”一类所规定的权势话语的锁链中解放出来,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对“自爱”“自尊”“自我实现”的倾情追寻与理性建构,并成为普遍性的审美追求,这无疑是一大进步。然而教师的角色地位和专业使命,决定了他在课堂上的特殊身份,即必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一切为了孩子”的神圣职责令教师的“自我”需要无痕地强化在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之中,  相似文献   
24.
李轻松的诗歌创作因其独特的个人经验及其个性化的写作技巧,强烈地贯注着她本人生命的温度和血液的浓度,深刻传达着诗人内心的破碎感和紧张感。如果联系90年代以来的文化语境来看,便可认识到,李轻松诗歌中的紧张感和破碎感更是一种社会化的情绪。所以李轻松的诗歌不仅表达着诗人个体内心的隐秘,更记录着这个时代的心灵震颤。  相似文献   
25.
<当前文学创作症候分析>一文对当前文学创作方面的缺失的分析是不够准确的;在繁荣和发展文学创作的一些基本原则问题上,其观点也是值得商榷的.当前一些文学创作缺少的恐怕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心骨、社会主义时代精神主旋律,缺少的是时代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以及思想与艺术的综合素质和全面修养.  相似文献   
26.
本论文运用本文人类学方法,对出版于10多年前的《废都》进行症候式阅读.通过对民俗文化世界、当下生活世界及动物人化世界三个窗口的透视,以期对“此作家”庄之蝶心路历程重新作出解读,并反思包括“彼作家”贾平凹在内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镜城.  相似文献   
27.
从中国百年文学的图景中,抽选五位中国乡土经验的杰出书写者,做一次巡礼式的窥探,重现作家创作方式与其文学理想、审美情趣、经验认知、人性视镜的复杂关系,逼显中国乡土叙事的症候,标示穿透经验抵达人心的难度。一个顶尖的作家,应该穿越政治,文化、道德,身体的有限视域,全面地挖掘人性视境的丰富岩矿,用语言提纯一个时代穿透其心脏时全部的欢愉与痛楚,进而用自己的创作为一个时代作出心灵的证词。  相似文献   
28.
王若安 《现代语文》2007,(11):33-34
本文对《花月痕》作症候式文本分析,通过对文本中名妓是名士心态的解读以及韦痴珠、荷生两个主人公形象、两条故事情节模式鲜明对比是作者的焦虑的表现,是在近代语境中士子的价值得不到实现的潜意识不得发泄,在文学叙述中移情。进而简析近代中国士子的心态。  相似文献   
29.
作为新闻报道的一股生力军,体育新闻在大踏步地发展并占领了越来越多的市场。从cctv-5的高收视率和丰厚的广告吸纳量,到各地方台的体育频道,体育报刊如雨后春笋般的崛起,体育势不可挡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30.
读者的瓦解与建构:影视时代的阅读症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进人了全面转型的时代,商业意识不断强化我们这个社会的意义网络,大众传媒的市场化也日益彰显。当商业和传媒形成联姻以后,大众传媒对受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电视这一媒介,以其特有的优势和特点深入到我们每一个家庭的生活中。大众传媒和商业意识的崛起,彻底瓦解了1990年代以前的传统读者群,阅读这一社会现象迅速从神圣的精神高度跌落,成为一个分化的小部落行为,阅渎趣味也发生了巨大的分裂,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使得传统的“心灵阅读”转为“文化消费”和“娱乐”,文学性阅读在影视的冲击下越来越成为边缘化的现象并且逐渐丧失独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