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2865篇
科学研究   154篇
各国文化   66篇
体育   143篇
综合类   133篇
文化理论   33篇
信息传播   7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23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442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223篇
  2004年   182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66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41.
许宁 《天津教育》2014,(3):71-72
面对这样一个题目,不同的教师也许会有不同的心情.有的是不屑,不屑的原因在于很多教师是以知识分子自居的,这么写好像是说他们没有文化一样;有的则是苦涩,原因在于很多教师常年讲授小学阶段基础知识,疏于专业发展,对自己大学时所学的专业讳莫如深,不愿提及.不管是何种心情,我想这些教师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把有知识和有文化的内涵混淆了.知识是书本上的常识以及实际的技能;“文化”则是因知识的浸润、多方会通的启示以及人生社会实践的开悟而形成的一种涵养,一种人格魅力.所以有知识、有文凭并不等同于有文化.这也就是说,教师虽然肩负传播文化科学知识、启发学生心智的责任,但是否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还要画个问号.  相似文献   
42.
声音     
《中国教师》2014,(14):2-2
<正>"院士要自律,如果不是自己专业里的事,或者没有能力做那么多,就不要在一些单位挂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小谟希望院士制度改革能进一步严肃科研道德,院士们也应该加强自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甚至知识分子群体树立正确的标杆。"父亲节在哪天不重要,重要的是子女怎么做。作为子女,为父母尽孝,应该是一种日常行为,而不应仅仅在过节时才表示一下。"——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西方的"父亲  相似文献   
43.
公共知识分子思潮是当前影响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潮.准确把握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实质和影响,无论对于青年的健康成长还是社会的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公共知识分子思潮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应从公共知识分子思潮的核心内涵、现实影响、规避消极影响的对策等几个维度来进行.  相似文献   
44.
45.
庄之蝶作为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其颓废主要表现为知识分子的边缘化所导致的自我价值的迷失和官能欲 望的沉迷.然而,庄之蝶的颓废中却又有对中华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隐含了希望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创造新的生命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46.
杨绛先生在《老王》一文中讲述了一位善良、老实的三轮车夫的故事。散文写于1984年,在时过境迁以后,作者回忆起这位处于社会底层的老朋友时,却发出了对于"不幸者"的"愧怍"。那么,忠厚的老王不幸在何处,竟让一位七旬老人心境久难平复,愧疚不已?探究整个作品,我们最容易得到的信息是老王生活处境上的不幸。首先,老王的身体是不幸的。老王不仅年老,而且两只眼睛都有问题:一只瞎眼,一只患有夜盲症。后来不知得了什么病,总不见好转。其次,老王  相似文献   
47.
司马氏家族史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谱系学。  相似文献   
48.
以描写中国农村生活、体味中国农民疾苦而闻名于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赛珍珠对中国知识分子同样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与关注。传统与现代的平衡是她为其设计的人生定位,也是她苦苦挣扎于东西方文化不同张力之下的最佳选择。然而这样的平衡是短暂而脆弱的,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迷恋往往成为她最终的精神归宿。结合她于1933年发表的题为《新爱国主义》的演讲,仔细分析其代表作《同胞》,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特别是“海归派”知识分子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49.
1985年以后,“朦胧诗人”逐渐引退,“朦胧诗”的单向度写作已经不再为更年轻诗人所满足。随着国人艺术观念的解放,诗歌写作风格也日趋多样。以时间为标志的“第三代”、“70后”、“中间代”、“80后”和以作品价值取向为标志的“知识分子写作”、“民间立场”、“下半身”等命名相继出现;各种写作潮流之间分野日益明显,并引发多次论争;民刊的日益兴盛与互联网的出现,使诗歌写作和发表打破了以前官办刊物的垄断地位。这一切,使近20年来的中国诗坛充满活力。  相似文献   
50.
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体制的重大变革之一。科举制的废除给清政府的统治带来了严重后果。它不仅对政治权力结构和政治运行方式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更重要的是它造成了传统士绅的转变,促使新式知识分子的群体和近代新军的兴起,动摇了清统治的根基,加速了晚清的覆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