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3923篇
科学研究   34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13篇
综合类   193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11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阐述了公共图书馆推广服务的内涵,介绍了国外图书馆对病残老人的推广服务措施,然后从病残老人自身出发,找出了病残老人本身具有的阻碍其利用图书馆的因素,最后针对这些因素得出我国目前图书馆对病残老人推广服务措施.  相似文献   
102.
共同的梦想     
“人,可以因为很多不同的标准而分为许多不同的种类。比如。因为地域而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因为民族而分为汉族人和少数民族人,因为国别而分为本国人和外国人.因为宗教信仰而分为教徒和非教徒,等等。对于这些类别的归属,不仅构成了人们各自的社会性特征.也组合成了一个关于人的坐标系。标定下了他/她的基本身份与属性。在种类繁多的身份中,人有两种最为基本的身份.一是因成熟水平而获得的‘成人’或‘孩子’,二是因性别特征而获得的‘男生’或‘女生’。无论你是哪里人,隶属于哪一种文化,有怎样的信仰,你都将不可避免地担当着孩子或成人、男生或女生的身份……”  相似文献   
103.
李小学 《新闻世界》2012,(3):112-114
《文汇报》作为上海三大纸质新闻媒介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为弱势群体构建了一个可信赖的话语空间,本文通过对其内容进行分析,试图探索《文汇报》对于弱势群体的关注状况。  相似文献   
104.
谦让行为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基于对以往文献的回顾与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学者对于幼儿谦让行为的研究力度相对薄弱:以  相似文献   
105.
教育公平主要包括教育权力平等和机会均等两个方面,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不断发展的概念,它的核心是制度或规则的公平,因而,我们在政策抉择中,应完善高等教育体制,改善高等教育过程,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关注弱势群体,建立有效补偿机制,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06.
志愿服务与弱势群体的权利保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难以全面实现对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保障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组织对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以弥补政府和社会相关服务的不足,对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对弱势群体的志愿服务的长期性、复杂性及较强的专业性等特点,青年志愿者的相关服务尚有一些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07.
108.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从事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倾向,兴趣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丰富人们的心理生活内容,推动人去积极行动,表  相似文献   
109.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对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来说,是改变自身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对社会而言,是事关民族前途,国家命运的基础工程,是提高国民素质与综合实力的根本保证。毋府置疑,教育对每个人,每个家庭,乃至整个民族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教育价值的凸显,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我们学校教育的地位也日渐攀升,特别是学校教育中对优秀人才的培养更受追捧,因为优秀人才的培养直接为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无限发展提供可能。因而,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也就成了众多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10.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心理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还直接影响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调查显示,这一群体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社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社会公平问题是造成该群体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