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0篇
教育   3923篇
科学研究   34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13篇
综合类   193篇
文化理论   28篇
信息传播   11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35篇
  2014年   351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93篇
  2011年   510篇
  2010年   455篇
  2009年   455篇
  2008年   597篇
  2007年   488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361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不管科尼2012行动背后真实的原因是什么,这一事件本身确实影响到了千千万万的年轻人把目光投向非洲国家的弱势群体并开始采取行动。单就这一点而言,这场行动也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一部《科尼2012》让乌干达圣主抵抗军首领约瑟夫·科尼一夜成名。长度约为30分钟的视频逻辑很简单。通过讲述主人公帮助亲人被杀害的乌干达儿童雅各布重新建立人生道路的亲身经历,揭露了乌干达圣主反抗军首领约瑟夫·科尼对乌干达儿童的种种罪行。视频号召人们在2012年4月20日这天,尽自己最大可能让科尼的名字和  相似文献   
992.
“问题学生”是当下教育领域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现实的建构性和过程性,因而提供了研究“问题学生”的新的视野。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课堂问答、课堂朗读、目光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学生”的社会建构过程探析,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转变对“问题学生”固有观念的独到见解:对“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本质主义转向建构主义、对“问题学生”的认识方式从类属性转向个体性。  相似文献   
993.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具有相当规模,其培养模式在入学形式、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估等方面表现出诸多成熟特征。虽然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各异,但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可以合理地学习并科学地借鉴美国这方面的成功经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完善需要进一步改革入学形式、明确培养目标、发挥办学自主性以及健全质量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994.
本文针对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个体智力发展正常,却在社会性表现方面水平低下的现象,提出"社会性发展迟滞"的概念,并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其进行了界定。社会性发展迟滞是一个多维度的、动态的概念,具有年龄特异性、文化特异性和层次性。本文对其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当前学界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展望等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95.
儿童的生活是品德课程的基础,只有基于学生自己真实的生活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当前品德教材的内容和形式非常贴近儿童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如果我们的品德教学能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欣赏道德智慧的美,去增强教学的实效性,一定会发现其实道德教育真的是别有洞天。一、唤醒记忆,感受生活的脉搏儿童对生活的认识和社会性发展源于真切的体验和感悟,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感悟才能触动孩子的心灵,唤醒记忆深处的情感。学生从记事的那天起,就已经逐步扩大了认识社会的范围,特别在学校生活,在与同学伙伴交往的过程中经历了很多很多。教学中只有多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心灵的对话唤醒他们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996.
高职生弱势群体在就业实习过程中,因思政教育的不足,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而产生的认识偏差、心理障碍等一系列问题无法及时化解,加大了这一群体就业实习的难度,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文章着重分析了高职生弱势群体在就业实习中思政教育的现状,并建议从多方入手,改善现状,引导推进他们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97.
刘海红 《幼儿教育》2012,(Z6):88-91
研究者利用有关幼儿间发生纠纷及教师介入处理的录像,对日本幼儿园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其是如何看待幼儿的纠纷和教师的介入的。访谈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幼儿间发生的纠纷对幼儿的成长有帮助,可以提高幼儿的社交技能;教师应适时适当地介入幼儿的纠纷,可先对幼儿的感受表示理解,等幼儿情绪稳定后,再鼓励幼儿思考解决办法。教师重视利用纠纷让幼儿学习理解他人,学会换位思考。日本的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8.
当今,繁重的学习生活,使青少年承载着不应承载的压力,这些压力远远超过了正常儿童的心理负荷,超载的心理负荷使他们的心理发生了种种扭曲,这种连正常儿童都承受不了的心理负荷,对中小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更是雪上加霜。如果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加以重视和及时疏导,后果将不堪设想。新课程指  相似文献   
999.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他们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在《思想品德》的教学活动中,我注意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  相似文献   
1000.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行为是幼儿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幼儿具体的同伴互动行为及其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对于我们认识幼儿社会生活,把握其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寻找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适宜性目标与策略具有重要价值。日常生活中,幼儿会经常出现一种"我也"行为。在不同的语言情境中,幼儿"我也"行为的意图也各不相同,我们对此种现象做了专门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