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187篇
  免费   636篇
  国内免费   640篇
教育   98049篇
科学研究   11959篇
各国文化   709篇
体育   4743篇
综合类   4474篇
文化理论   1675篇
信息传播   29854篇
  2024年   368篇
  2023年   1553篇
  2022年   863篇
  2021年   1538篇
  2020年   1608篇
  2019年   1533篇
  2018年   909篇
  2017年   1553篇
  2016年   2169篇
  2015年   4199篇
  2014年   11013篇
  2013年   9223篇
  2012年   11758篇
  2011年   12939篇
  2010年   11225篇
  2009年   11222篇
  2008年   14544篇
  2007年   12148篇
  2006年   9674篇
  2005年   8808篇
  2004年   5591篇
  2003年   4650篇
  2002年   3685篇
  2001年   2971篇
  2000年   2154篇
  1999年   782篇
  1998年   643篇
  1997年   492篇
  1996年   393篇
  1995年   302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39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99篇
  1989年   9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为了解和掌握“十五”期间全省综合档案馆系统档案资料与现行文件的实际利用状况,预测和把握“十一五”期间社会对档案资料与现行文件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我们对11个市档案馆和11个县(市、区)档案馆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座谈方式对宁波、绍兴、台州等3个市档案馆和诸暨、义乌、椒江、玉环、温岭、江东、上虞等7个县(市、区)档案馆开展了实地调研,总体感到:“十五”期间在“两为服务”思想指导下,各级档案馆档案资料与现行文件开发利用的形势令人鼓舞,利用人数大幅上升,利用效果较好,档案馆与社会的融合度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十一五”期间开发利…  相似文献   
992.
国家档案局于2月28日至3月1日在广东召开了全国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座谈会。会议主题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总结和交流全国档案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研究如何进一步拓展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编按]  相似文献   
993.
安冬 《新闻记者》2006,(9):46-50
一段时间以来,主流媒体、高端定位成为许多报纸竞相自我标榜的流行语。考察这些概念的内涵,我们发现。其目的无非是瞄准那些高社会地位、高学历、高收入、高消费人群,并企求借此获得广告商的青睐。获取经济上的收益而已。但是,高收入、高消费群体就应该成为媒体竞相追捧的“高端”吗?他们的需求就必然代表了社会主流价值取向吗? 以都市白领为主要读者对象的上海东方早报创刊三年来,受到读者的认同,也受到业内同行的好评。我们注意到,这张新型主流报纸常常浓墨重彩地推出对农民工、贫困地区儿童、城市建设者的报道,每每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对于一张国际大都市的报纸来说,这些似乎属于“边缘化”的题材,却获得读者好评,丰富了我们对高端人群、主流价值的认识,也显示了一家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因此,这里选择该报几次有典型性的公益报道,请策划者讲述他们的报道理念,请专家学者进行评析,希望对主流媒体的定位、主流媒体的价值追求,能有一个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994.
林新 《新闻记者》2006,(11):26-28
新闻报道首先是对语言的运用,因此语言学方面的分析对于任何一个新闻报道来说,都是最基本的。而自索绪尔以来,语言学家的研究一步一步地告诉我们,语言在“所指”之外,还有着丰富的“能指”:而且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一次次的“复制”、“拷贝”能不断地加重语言的“能指”功能。也就是说,语言在除了说明是什么之外,还能表达什么;一个语词在运用的过程中,会被附上表达者各色各样的心理色彩或意识色彩。有些语词的“能指”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被逐渐固定下来,就成为特殊用词,专门指代某类“意识”。换了一个时代,社会背景虽然不同了,但使用者再用这类语词.虽然言者可能无意,听者却可能“听”出言外之义来.因为该语词的“能指”仍会把其所指代的意识明确地表述出来,这是语言隐性功能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995.
1月21日出版的《南京晨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老汉街头见到女的就脱裤子》的社会新闻,说连日来新街口中山南路常有一名怪癣的老头出没,60多岁,只要一见到女性就追上去,然后脱下自已的裤子,令广大女性深感尴尬和恶心,警方也对这个怪老头颇感头疼。接下来又详尽地报道了几次怪老头“见到女人就脱裤子”的场景……  相似文献   
996.
伴随着社会环境和媒体格局的变化,我国主流媒体的舆论主导地位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的甚至开始出现放弃或者丧失自己引导优势地位的倾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流媒体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巩固自己的舆论强势、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在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的条件下有效主导舆论,需要认真研究如何在传播主体更加复杂的条件下壮大主流舆论。  相似文献   
997.
民生新闻     
在我国当下的新闻传播领域。民生新闻正变得炙手可热。但民生新闻的许多问题迄今为止并未达成共识。其中.民生新闻与传统新闻分类学上的社会新闻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这个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民生新闻究竞能否构成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这类核心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民生新闻实践的走向与发展。  相似文献   
998.
冯芸  吴非 《新闻知识》2006,(2):28-31
一、研究背景延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革命老区, 为新中国的成立吹响了号角。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也是在延安逐步走向成熟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解放日报》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影响最大的中共中央机关报,对无产阶级新闻学的一些根本问题进行了勇敢探索和科学论证, 该报的几次成功改版更为我国的党报改革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当时新华社、解放日报编辑部和新华广播电台的所在地一延安的清凉山作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摇篮,和延安人民一道孕育出了宝贵的“延安精神”。  相似文献   
999.
新型"新闻寻租"的特点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寻租作为腐败的代名词越来越多地被使用在各个行业,在新闻领域也同样存在媒体利用自己的准政府权力进行寻租的现象,且媒介寻租有愈演愈烈之势,其形式和程度前所未有。本文将重点对报纸新型“新闻寻租”的特点及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并探索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000.
从古至今,中西方的新闻实践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发展规律、工作传统都取得了较为充分的建立和展示,其中,中国新闻源远流长的宣传功能与西方新闻的权力制衡功能都通过双方的比较而得以彰显。一、中国新闻的功能——宣达政令我国的新闻事业从一开始就被深深地烙上了“政治”的烙印,各种新闻媒介应政治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发展。新闻的政治性尤为明显,其宣达政令的功能一直被传承、沿袭至今。我国古代的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⑴官报,统称邸报,最早产生于唐代,存在于自唐开元年间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