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807篇
科学研究   270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84篇
综合类   90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565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8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209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52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前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普遍的、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学生一写作文就头疼,感到无从下笔,作文普遍缺乏表现力、创造力。文中语言干瘪,词汇贫乏,句式单调,错别字连篇,病句成串,结构程式化,空洞无物,甚至文不对题。分析  相似文献   
92.
报警系统作为智能建筑中的重要子系统之一,必须处理好与其他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关系,做好相互间的联动。文章阐明目前常用的两种联动报警的方式:硬件联动和软件联动。分析了两种联动方式的特点和优劣,推荐采用软件联动的方式。  相似文献   
93.
晨读,作为语文教学的常规项目,教师习惯上将其视为学生的自动化动作。或者指定任务,让学生自主诵读,或者指定优秀生领读,教师的预设与介入一般都比较少。在程式化的情况下,学生不愿上,觉得晨读枯燥无味。如何在晨读花样上下工夫,吸引住孩子的心,让它成为师生一天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4.
所谓三全联动就是:一、让学生感官全动,学生眼、耳、口、手、脑等同时全方位地、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二、让师生、生生全员互动,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或独立思考、或小组合作、或集体交流,形成师生、生生互动互助的立体化高速信息交流网;三、让教学过程全程变动,通过有序渐进变化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始终有兴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有收获感和成功感;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构建中学!如果通过教师的动脑实现教学过程的三全联动,那么就能将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得有声有色、有劲有效.  相似文献   
95.
虞吉 《现代传播》2007,(1):75-78
早期中国电影长迭六年的商业电影创作经营实践,创生了古装片、武侠片和武侠神怪片三大类型,形成了商业类型电影的历史源流。民族商业类型电影是早期中国电影产业内藏的结构性矛盾和多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促成的流变。拂开历史的尘封,在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我们能清晰地看见类型演变的纹理和传统延续的轨迹。  相似文献   
96.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走向分众时代,传统媒体原有的目标传播对象群体正在不断分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其他新媒体,虽然都拥有自己的受众,但其覆盖面都不可能“独霸天下”。因此,在同一主题下,寻求多媒体的联动聚合效应,以获得最大化的传播效果,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医患关系“不和谐”,医患间  相似文献   
97.
张信群 《今传媒》2007,(7):5-26
中国报业经过十余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各家报纸都逐步建立起了一整套从采编到发行到广告的较为完整的运作机制.特别是发行体制如何与广告相互之间的联动、发行对广告的作用等问题,各家媒体尤为重视,发行量、覆盖面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98.
鲁迅先生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官,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鲁迅全集》1982年版,卷9,344页)看了多年电视,做了多年媒体,又教了多年新闻之后,就语言而言,笔者比较欣赏的电视栏目终究还是NBA的“五佳球”和《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99.
名实之间:清末预备立宪时期的公文程式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0.
课堂提问是否得法,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提问重视不够.存在随意性、程式化、缺乏启发性等不尽人意的地方。为了克服这些弊病,优化课程提问,在备课讲课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