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72篇
综合类   2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分肌电对青年男子股四头肌的疲劳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0名青年男子按不同负荷进行下肢运动至疲劳的肌电图进行全程监测,通过对不同阶段IEMG进行分析处理,旨在探讨利用表面肌电图对受训肌肉进行监测和机能分析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在使用IEMG,变化比例评定负荷程度和疲劳状态时应以运动初期肌电达到稳定状态的结果为基础。在双侧肌肉同时进行力量练习时,若着重发展弱势腿力量应采用中小训练强度,而采用大强度的训练刺激增加优势腿力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肌肉疲劳时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的变化规律,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采用随意性最大的肌肉收缩(V组)和电刺激诱发肌肉收缩(E组)的两种运动形式,对足背屈运动引起胫骨前肌疲劳时的胫骨前肌和比目鱼肌的表面肌电图(sEMG)和诱发肌电图(evoked EMG)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1)V组和E组的sEMG积分值和平均频率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而且E组的变化较为明显;(2)E组的胫骨前肌(主动肌)Mmax和H/Mmax明显降低下,比目鱼肌(拮抗肌)Mmax和H/Mmax在胫骨前肌疲劳后则无明显变化;(3)V组胫骨前肌与比目鱼肌的H/Mmax在疲劳发生后均表现出显著低下,但二者的Mmax却无明显变化。结论:肌疲劳时不但主动肌脊髓运动神经元受到了抑制,拮抗肌脊髓运动神经元也受到了类似的影响,但由于肌肉收缩方式不同而上述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验,对划艇运动员拉桨臂和推桨臂肱三头肌肌纤维类型的分布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肌力、肌力与IEMGmax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排球直线扣球动作的肌肉工作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肌电图仪对男子直线扣球的高举式和抡臂式两种姿势进行了测试,通过被测试肌群的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特征和规律,以探求最合理的扣球动作,为教学与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肌疲劳时诱发肌电图M波和H波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祥 《体育科学》2004,24(7):34-36
采用等长性足关节底屈运动形式 ,对比目鱼肌疲劳发生过程中诱发肌电图的 H波和 M波变化特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 :运动中 Hm ax明显增加现象 ,表明在肌肉收缩时脊髓 α运动神经元受到了明显的促通作用 ;运动过程中 Mmax逐渐降低 ,说明神经—肌肉接头传递机制改变 ,也可能是导致肌肉收缩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肌疲劳后 H/Mmax比率明显降低 ,并且在运动停止 30 m in后仍未恢复正常。说明蓄积在肌肉组织中的代谢产物 ,可以较长时间对 · 类感觉神经纤维末梢的化学性感受器进行刺激 ,使 · 类感觉神经纤维传入冲动增加 ,抑制了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  相似文献   
6.
电刺激诱发胫骨前肌疲劳过程中诱发肌电图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肌肉疲劳时神经肌肉系统兴奋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10名健康男子为对象,采用随意性最大的肌肉收缩(V组)和电刺激诱发肌肉收缩(E组)的两种运动形式,对足关节背屈运动过程中的胫骨前肌疲劳前后表面肌电图(sEMG)和诱发肌电图(eEMG)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V组和E组的sEMG的积分值和平均频率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而且E组的变化较为明显;(2)E组Mmax在肌力下降之前,就出现了明显低下的现象;(3)V组和E组的H/Mmax在肌肉疲劳发生后均出现了低下现象。结论:肌纤维活动电位的异常、神经肌肉接头部传导不全、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低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是导致肌肉疲劳发生的重要原因。但由于肌肉收缩方式不同而上述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7.
肌肉的强烈收缩将导致疲劳,肌肉在疲劳状态下工作能力下降,并容易导致损伤,因而能否有效评价疲劳对监控运动负荷以及避免肌肉损伤具有重要意义。肌电指标是传统的评定肌肉疲劳的方法,在训练状态下不易获得,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种无损的可以遥测组织氧含量的方法,由于氧含量下降可能与肌肉疲劳的发生相关,因而监测肌氧含量的下降程度可能是评定肌肉疲劳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疲劳前后肌电图的频域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阐明了一些肌电图指标的物理及生理意义,提出FFT谱峰对应频率左移值可以作为判断肌肉疲劳的定量指标之一,并认为自回归参数模型系数估计引入肌电图的研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表面肌电图在人体运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肌肉运动时会有微小的生物电变化,表面肌电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测方法来检测这种生物电变化。运动时肌电图的振幅、频率等指标均会产生相应的变化,而且这些变化与运动方式、运动状态、肌肉疲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太极站桩是我国众多古老的练功养生法之一。目前对太极站桩的研究多侧重在健身效果方面,对站桩时的生理变化研究尚少。本文试图通过太极站桩时肌电图的变化,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