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8篇
  免费   0篇
教育   799篇
科学研究   21篇
各国文化   41篇
体育   15篇
综合类   28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3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78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101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01.
什么是资格     
程汉 《东方文化》2001,(2):119-120
胡适在《学革命的结胎时期》中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一位钟先生主张汉字字母化,胡适对此主张颇不能接受,于是多次表示(强调)这位钟先生没有资格谈汉字改革,却以为赵元任可以考察这一问题。汉字是否应字母化,这里暂且不论,且说  相似文献   
102.
周質平 《中国文化》2006,(1):163-174
前言最近20年來,海內外有關胡適年譜和傳記的著作,下下數十種,但對1948年底胡適飛離北平,到 1949年國民黨撤離大陸,胡適決定暫寓美國的這段生活和心境,記載卻極有限。這一方面固然由於胡 適個人的生活往往衹是瑣碎的日常事務,無論就學 術史或政治史而言,都無足輕重,另一方面,也是由於材料不足,無從建構起胡適流亡歲月中的點點 滴滴。本文以胡適十幾封從未發表過的家書作為基 礎,輔之以其它材料,來重新審視他在這段艱難歲  相似文献   
103.
吴静 《新闻爱好者》2005,7(11):36-37
胡适是近现代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学之一,他在人学科上的成就和对现代中国思想启蒙的贡献都受到学的关注。其实,除了从事学术研究和思想启蒙活动以外,胡适也曾长期参与新闻出版工作,并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创办《独立评论》正是胡适具有代表性的新闻出版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04.
本文通过挖掘胡适二十年代末与国民党当局几场论争的一些史料,具体、详尽地介绍了当年胡适不畏权贵、崇尚真理、代民呐喊、敢于抗争的可贵精神与动人事迹。文末指出,胡适当年的这些表现,是胡适传记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重视;出于政治原因,有意使之湮没,是不应该的。  相似文献   
105.
贡献:文言和白话方面做的破立工作。误导:文白对立,否定古典,反对用典和对仗,更全面贬低中国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06.
季维龙先生是大陆较早研究胡适的学之一,他有多种胡适研究论,其中重要的有两部,一部是《胡适译系统年目录与分类索引》(下称“索引”),另一部是与曹伯言合作编的《胡适年谱)(下称“年谱”,季维龙以其对胡适深入的研究,名闻于大陆学术界,对他的治学态度与治学精神,海外胡适研究会负责人,美国圣约翰大学李又宁教授的评价极恰当,好说,季“为人诚厚,治学勤谨”,季维龙对胡适研究的历程和成果,确是体现了“诚厚”,“勤谨”这四个字。  相似文献   
107.
1942年.国内物价飞涨。胡适听季羡林说陈寅恪一家食不果腹.立刻托季羡林送上3000美元.但陈寅恪坚辞不受。胡适想了一个让陈寅恪能接受的办法.提出将陈先生不需要的书抵扣这3000美元。于是季羡林奉送上3000美元。并替胡适拉回一车书。这车书,胡适又捐给了一些社会机构.  相似文献   
108.
五四时期是“个人”被发现的时代,然而“人”的发现经历了从奴隶到国民到人的曲折过程。在个人主义的发现及倡导过程中,为了调和西方的人学观念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矛盾,梁启超、周作人和胡适等人在倡导策略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9.
近几年,学界的“胡鲁之争”在各种媒介上颇为热闹。鲁迅、胡适都曾经在20世纪中国思想界的舞台上占据中心地位。早在生前,鲁迅就被或褒或贬地称为知识界之“权威”。先生逝后,躯体上那面“民族魂”的旗帜更说明他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0.
文喆 《中国德育》2010,(4):64-65
1943年罗尔纲应同乡朋友之邀,撰写个人求学经历,他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师门辱教记》。原来,他1930年自上海的中国公学毕业后,前后陆续在老师胡适指导下,做了五年多的研究工作,其间还曾在胡适上海和北京的家里,住过两三年,真正成了胡适的“入门弟子”。他的正差是整理抄录胡适父亲的遗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