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33篇
  免费   97篇
  国内免费   88篇
教育   17754篇
科学研究   1779篇
各国文化   144篇
体育   1122篇
综合类   798篇
文化理论   141篇
信息传播   1080篇
  2024年   83篇
  2023年   219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59篇
  2020年   301篇
  2019年   265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305篇
  2016年   519篇
  2015年   747篇
  2014年   1803篇
  2013年   1573篇
  2012年   1841篇
  2011年   2154篇
  2010年   1986篇
  2009年   1759篇
  2008年   2044篇
  2007年   1356篇
  2006年   1063篇
  2005年   823篇
  2004年   742篇
  2003年   595篇
  2002年   577篇
  2001年   502篇
  2000年   430篇
  1999年   13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词语的搭配原则是词语运用的基础。一些语义上偏离了常规的词语搭配被认为是语言毛病,而有一些则被看作语言的艺术化。本文从零度—偏离理论以及隐喻理论角度来对这类语言现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2.
成为"方向"之后的赵树理依然秉承着为农民代言的创作立场,小说《三里湾》中对乡土社会自然秩序的肯定,对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的探究都是作家基于民本立场的呐喊,身份地位的剧变并没有改变他的农民本色。  相似文献   
993.
作为美国诗歌史上唯一可同华尔特·惠特曼相媲美的伟大诗人,狄金森的诗歌以想象丰富,意象奇特、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著称。从狄金森诗歌意象涉及最多的自然、情感、宗教入手,寻找其诗歌灵魂的吉光片羽,探寻这个敏感与敏锐的女诗人之魂。  相似文献   
994.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观钱塘江大潮始于汉魏,自唐宋以来,观“钱江秋涛”更加盛行,从文人墨客笔下的诗句中便可见钱江潮的壮观之势。1935年4月,钱塘江大桥破土动工,为这一自然奇观再添人文之美。时年39岁的茅以升才华横溢,满怀抱负,跨刀主持这个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钢铁大桥工程。  相似文献   
995.
隐喻并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文章通过对比汉语与英语中相应的空间方位词“上、下”,对其隐喻拓展意义进行探讨,从而使学习者能够系统地了解给他们带来困惑的非方位意义的方位词多义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人性问题是董仲舒与王充哲学思想的重要命题之一。二者从最原初的生存状态着眼对性做出概念阐释。在善恶来源方面,董仲舒以阴阳定善恶,提出性生于阳为善,情生于阴为恶;而王充以渥泊(厚薄)作区分,情性同生于阴阳之气,禀得渥者为善,禀得泊者为恶。董仲舒将人性分为圣人之性、斗筲之性和中民之性。王充同样明确将人性划分为上中下三等。他们认为,中人以上、以下之性不可改变,可以改变的只是中人之性。基于这一理论,二者主张通过教化(具体表现为学校教育)来改善人性,以期实现风尚淳朴、社会安宁的大治局面。  相似文献   
997.
鸟儿筑巢,是浩大而艰巨的工程,需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劳动。在我们屋檐庭院筑巢的邻居——燕子、麻雀是如此,其实任何一种鸟都是如此。据鸟类学家统计,一对灰喜鹊在筑巢的四五天内的工作量就令人难以想象,至少得衔取枯枝、青叶、草根、  相似文献   
998.
言说人生     
我们认识到的自然、智力、人类动机或思想,并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而是它们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我们的语言即媒介,我们的媒介即隐喻,我们的隐喻创造了我们的文化的内容。 ——[美]波兹曼《娱乐至死》  相似文献   
999.
刘鹏 《考试周刊》2011,(4):47-48
隐喻是人类基本的认知活动,而且许多抽象概念都必须通过空间隐喻来构建。英汉两种语言通过"上下、左右、高低"等空间方位词来进行社会地位和感情色彩的隐喻指称时,在表达方式基本趋于一致。而且空间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高低"均属于相对和内在的参照框架。但用"东、西、南、北"这种绝对参照框架却在汉语里具有独特的隐喻投射,并且英语在这方面一定程度上也出现了空缺。这说明,尽管人们的空间认知模式具有相似性,但由于社会文化传统及经验的差异,不同语言中具体的表达手段不尽相同,造成了认知总体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00.
理清理科课程的学科特征是进行理科课程研究的基础。当前理科课程理论与实践中较多地出现文理不分的状况,需要从理科课程的学科分类、研究对象及其研究领域来辨析理科与文科课程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