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1篇
教育   272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兰台如茶     
品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是司空见惯,饱食精粮肥厚久余,泡上一杯清茶,真有“临风一嗓心自省”的意境。一盏清茶,自酌,对侃,消受清福,畅幽情,品味人生。一盏清绿使我们隔绝尘嚣,了悟世俗,摆在面前的,仿佛是一盏回归自然的明灯。  相似文献   
102.
赵谦翔 《教师博览》2004,(10):22-23
我很庆幸自己是“晚熟品种”,这倒不是因为“四十而不惑”——真正能“四十而不惑”的怕只有孔圣人,而是因为我是在抵制了当官、出国等诱惑,经历了长期的“一不名”与“一名不闻”的历练后,在42岁时一夜成名。所以在我的心里始终有着一种幸运儿的侥幸挥  相似文献   
103.
本文通过对《荆棘鸟》中的梅吉和《简爱》中的简的女性形象分析,结合女性意识来论证并挖掘女性的另一种自尊表现形式——女性爱情自省自主意识,以此说明这种意识是女性个人自我发现,自我审视,自我定位,自我完善的一个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4.
学生要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进行不断反思,通过反思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解释,优化思维过程,揭示问题本质,探索一般规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进而产生新的发现。通过反思学习,学生能学会自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05.
道德的实现是道德人格形成的过程,主体的自省是实现道德人格的内在的、自觉的、有效的途径之一,是个人道德修炼的主要方法和重要环节,对个体道德观念的培养、道德人格的践行起重要作用。探讨自省的内容和通过主体自省的方法进行自我修养、自我完善,从而实现完美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06.
自省、慎独是儒家提出的重要修身方法,几千年来对人们修身养性、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今天仍是当代青年培育高尚的道德人格的重要途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道德习惯等都与自省、慎独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7.
冉婷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5):98-100
"绿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断深化过程中提出的新理念,其核心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借用"绿色素质"一词,从大学生科学教育、人文教育两个方面的教育需要出发,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师在"绿色教育"理念下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以供高校体育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自省与提高.  相似文献   
108.
论自省     
自省具有双重源头:道德感情——或道德志向——和道德智慧。因此,一个人要做到经常且深刻的自省,一方面,必须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智慧,树立诸如"美德乃是每个人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的道德信念;另一方面,必须扩充和强大"做一个有美德的人"的道德欲望、道德感情和道德志向,立志做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  相似文献   
109.
语文“抗疫”读写课程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抗疫”真实情境中灾难体验与历史语境中灾难书写为语文实践核心内容,通过阅读经典的灾难作品以及对灾难体验的反思性写作,建立灾难意识、文体意识和反思意识,促进学生多向度的理解能力、独立的判断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实现灾难促成长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0.
王金香 《河北教育》2005,(12):29-30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通过情绪调节和情感体验,来达到心灵的沟通和理念认同的教育活动。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心理实际,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具体情境和事例,寓教于乐,感染学生,使之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信、自省、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的控制力,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