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2篇
  免费   1篇
教育   259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00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何忠国 《红领巾》2005,(2):41-44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革命性变革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催生了虚拟世界.处于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行动主体在某种程度上遭遇伦理冲突.科学地揭示虚拟世界的本质以及虚拟世界伦理发生作用的运行特征,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找到契合点,将是谋求虚拟世界的合理有序发展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2.
郑一卉 《现代传播》2008,(2):129-131
草根新闻不会改变大的传播格局,也未能有效推进民主,而且还在解构传统文化.从整体上看,草根新闻对个人传播权利的强调遮盖了对传播内容的应有的关注,对自我实现的强调大大超过了对公民精神和民主精神的张扬,对反叛精神的强调淹没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53.
著名的My Sports Pulse项目利用移动设备呈现以体育为主题的情境,并模拟名人运动员的游戏来提高学生数学和自然中的成就与兴趣。该项目在全球五个不同的地理位置设置了试点,随后进行了一次更为广泛的公众传播。该项目促使最先进的移动技术成为一种传播和交流的工具,并且与其他的新兴技术,如游戏和虚拟世界联系起来,用来改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即STEM)的教育。  相似文献   
54.
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获得了便利和丰富的网络生活。网络是学生通向浩如烟海的知识、艺术和文化的入口,是他们平等地获得信息的渠道,是他们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桥梁。网络还使学生有机会把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能抓住更多的机遇来开拓人生美好的未来。然而,网络也使许多学生沉溺于虚拟世界,放纵于游戏世界,游离于真实世界,成了现实社会中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55.
虚拟现实技术是采用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手段,经过合成、加工,产生与现实环境十分相像的图像或情景。现在,虚拟现实  相似文献   
56.
论虚拟现实的客观实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现实的产生引发了人们对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争议。事实上,虚拟现实是人的观念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外化的一种电子场景,因此,不能把虚拟世界归结为精神存在;但它又只是一种虚拟的物化形态,不是现实的物化形态,所以,虚拟世界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当然它也不是脱离现实世界的一种纯然独立的存在,因为虚拟现实归根到底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现实世界决定虚拟世界的本质、构成和发展。作为原型的现实世界与它的间接再现的虚拟世界实为一体,它们都不过是客观世界的两种存在方式。世界的直接存在性和间接存在性都在于它的物质性,客观实在性是世界的唯一特性。  相似文献   
57.
刘丹凌 《今传媒》2016,(8):39-39
主持人语:新媒体技术产生了自由、互联、实时传播的信息空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亦是一个责任缺失的文化空间:一方面,“流动的”“拔根的”信息逐渐挣脱与现实世界的实质性关联,“随机”漂浮在开敞的虚拟世界当中,不同程度地消解着现实的维度,包括信息真实性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另一方面,在目前,人们的维权意识尚薄弱,在迅疾的信息潮浪中,无论是对传播者还是使用者而言,求真、追责成本也较昂贵。在以新媒体为传播主体的时代,信息责任缺失时有发生,虚假信息泛滥、低俗信息蔓延、信息伦理缺失时而会出现,有可能引发传播暴力、传播侵权、传播“负聚力”堆积等。新的传媒环境下,这些现象就会带来媒介文化的负面效应。本期几篇文章集中研究了这一问题,郁丹霞的《美丽的谎言: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网红经济批判》揭示了网红狂欢背后的假象,李宝华的《“狂欢”理论视域下新一代网红传播学解读》剖析了网红的“反常式信息生成”模式,丁丽的《微信虚假信息的生成与防范》揭示了微信虚假信息产生的三种根源,吴丽的《霍尔编码解码理论视域下媒介低俗化的反思》分析了媒介低俗化的两个原因。他们的研究无疑是对信息责任缺失所造成的文化后果之追问。  相似文献   
58.
随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虚拟世界被快速地纳入到人类生活、学习、娱乐之中,如何认识虚拟世界,成为了人们高度重视的一个基本论题。本文指出虚拟并不是子虚乌有没有现实来源的,它是符合人的各种需要层次的,因此人们对其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  相似文献   
59.
那是Google! 全世界都知道的名词!虚拟世界里最真实的童话! Google位于美国加州的总部,豪华得像神话中才会出现的仙女岩洞——门户玄关上,挂着几百盏迷幻熔岩灯;健身球与M&M'S巧克力唾手可及;知名迷幻乐团Grateful Dead的大厨,24小时待命为员工们准备免费餐点;电动滑板车和儿童玩具车穿梭于办公室之间,午上坐着抱满了文件的员工.  相似文献   
60.
谈网络语言中的词汇变异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语言世界里伴随网络的诞生而出现的新生的成员.这种网络上的常用语言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方言变体,是现实世界特定人群语言与"虚拟世界"的表现方式之间相互适应与改造过程中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