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96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96篇
教育   14598篇
科学研究   1421篇
各国文化   147篇
体育   789篇
综合类   817篇
文化理论   111篇
信息传播   1578篇
  2024年   59篇
  2023年   218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214篇
  2020年   230篇
  2019年   241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241篇
  2016年   356篇
  2015年   667篇
  2014年   1339篇
  2013年   1002篇
  2012年   1279篇
  2011年   1395篇
  2010年   1296篇
  2009年   1297篇
  2008年   1614篇
  2007年   1280篇
  2006年   1006篇
  2005年   820篇
  2004年   841篇
  2003年   794篇
  2002年   769篇
  2001年   631篇
  2000年   536篇
  1999年   243篇
  1998年   147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98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7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77篇
  1991年   6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方便论—纪念阮氏五定律发表60周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冈纳赞的《图书馆学五定律》发表至今已经整整六十周年。它是全世界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财富。张树华老师指出,它“总结了图书馆工作的基本规律,指出了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原则规范,阐明了图书馆中各种要素和各种工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图书馆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在图书馆学领域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更加充实和完善了图书馆学的内容,给图书馆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阮氏五  相似文献   
62.
从反倾销法的观念基础,一些基本的法律概念和法律效僧这三方面反倾销法本身提出了质疑,并且就反倾销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3.
太极拳是古代导引发展而来,它是拳术与导引、吐纳有机结合成为内外统一的“内功拳”。拳势动作是“一动无有不动”的螺旋缠丝式圆运动;使“劲贯四梢”,运气是“气宜鼓荡”“气遍身躯”的“一气贯串”。说明太极拳核心是“恒动论”。  相似文献   
64.
《科学教育》2003,9(3):F004-F004
  相似文献   
65.
周和平 《武当》2004,(7):30-33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国内家武学传统功夫,可谓源远流长,博大而精深。古圣先贤法天则地,求诸人身,天地人合一,集修身、养生、技击于一体,而成中华武学:内家武学一道,法融三教,理通百家,是称国术.乃为传统文化之一端也。  相似文献   
66.
山令誉 《武当》2003,(8):15-17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拳术是武术的重要部分,是徒手的武术。拳术种类繁多,武术界习惯把它分为两大类。一则称外家拳。以少林拳为代表的大宗上百,小族几百。二则是内家拳(即太极拳)。太极拳功法特殊,拳理与外家拳相反。据说,得其一二,足胜少林。其重意不重形,动静相兼,刚柔相济,不存在门派之分,只有功夫  相似文献   
67.
郭宇宽 《现代传播》2003,(2):100-102
针对电视产业的特殊性,在当下不能触及根本产权关系的前提下,在传统制度经济学难于解释的理论死角,本文引入超产权理论的新观点,重新审视我国国有电视系统改革的方式和思路,探讨如何激发我国国有电视系统活力及解决激励相容问题的途径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8.
QQ空间吸引了不同年龄、学历层次人群愈来愈多的关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某省属地方高校英语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在英语教学论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习者个人QQ空间使用效果。结果表明,受试者认同QQ空间作为教学反思工具与资源共享途径两个方面的作用,对空间互动的频度及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9.
梁光华先生的《汉语汉字论稿》一书 ,收录了梁先生近年来的论文四十篇 ,内容涵盖了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语法学、词汇学、方言学、文化语言学等诸多领域。本书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注意发掘新问题 ,开拓新思路 ;2、占有丰富的材料 ;3、科学的研究方法 ;4、注意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洋洋洒洒三十余万言 ,均表现出梁先生深厚的语言学功底和敏锐的视角 ,是一部语言文字学研究的力作 ,一部值得语言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一读的好书。需要商榷的一点是轻重唇音的分化时间问题 ,梁先生主张二者分化开始于唐末 ,完成于宋初《集韵》时代 (公元 1 1世纪初 )。而笔者则认为二者的分化应开始于南朝末年至唐代初年 (公元 6世纪末至 7世纪初 ) ,完成于唐代中期。  相似文献   
70.
现行文件公开提供利用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