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44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8760篇
科学研究   743篇
各国文化   63篇
体育   291篇
综合类   577篇
文化理论   106篇
信息传播   1713篇
  2024年   135篇
  2023年   547篇
  2022年   370篇
  2021年   450篇
  2020年   441篇
  2019年   439篇
  2018年   226篇
  2017年   356篇
  2016年   440篇
  2015年   649篇
  2014年   1151篇
  2013年   941篇
  2012年   1018篇
  2011年   985篇
  2010年   740篇
  2009年   696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568篇
  2006年   361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23篇
  2003年   160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41.
《新闻界》2016,(24)
国家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心理机制,信息时代下互联网的流行为国家认同的构建提供了新途径和新思考。南海仲裁案等群体威胁性事件以互联网媒介为载体,传播了民族主义情感、强化了内群体偏好,有利于网络使用者国家认同感的形成。利用"蚁坊"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软件,以"南海仲裁案"为例,通过分析互联网上500逾万条舆情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从而获取到该事件的传播模式、事件中媒体和网民的主要观点以及关注人群等结果,对互联网媒介是否有利于国家认同的构建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42.
胡锦涛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导向鲜明,寓意深刻,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树立良好社会道德风尚,进一步创造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正显现出愈来愈巨大的作用.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赖于有效的教育.形成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同是教育取得实效的前提.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43.
这篇研究报告,以实证材料为基础,以职业为基础,从经济资源、社会声望或组织资源、文化资源的三要素,加上自我认同等因素做了探讨,界定了合肥市中等收入者的年收入为8000~50000元人民币,确定了其规模,分析了合肥市老的中等收入者逐渐演化和新的中等收入者兴起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特点。同时,通过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对比分析,指出中等收入者的社会地位及其在构筑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中的作用,并就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提出了一些政策设想。  相似文献   
144.
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四重维度寻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原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145.
中国教师身份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师身份究竟是什么,它有多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在国家统治者、教师群体、社会一般公民之间都存在广泛的争议,不同的群体对教师身份有不同的理解和期望,这些期望反映了教师身份应然与实然之间的差异,也反映了教师身份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46.
评论界对唐·德里罗第一部小说《美国万花筒》的主人公大卫·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文章从贝尔身份问题的二重性切入,结合学界有关人机/技关系问题的讨论,通过分析主人公大卫·贝尔与小说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电视和摄影机等现代媒介机器的关系特征,认为贝尔的主体身份问题之所以引起两种对立的解读,是因为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动变得深刻复杂,并进而提出《美国万花筒》捕捉并呈现了人机关系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人机互渗,理解和把握后现代文化环境下人机互渗现象是理解德里罗小说另类主体重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7.
批评隐喻视角下的隐喻是实现身份建构的话语策略。本研究以2015奥巴马国情咨文为语料,研究话语者如何受交际目的、意识形态、及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运用话语策略实现自己的身份建构。分析表明: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通过隐喻构建了自己作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发展的引导者和成长的看护者,而这样身份建构的背后是由政治目的所驱动,这为凸显隐喻、身份建构与政治目的之间的互动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48.
拜昂是20世纪后半期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思想家和实践者之一,他在个体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团体心理学两个领域都有独到的见解。他发现,团体行为是一种无意识水平上的协调过程,而不仅仅是不和谐的争斗。他提出的容纳者模型、理智定向的工作团体和无意识的基本假设等思想对客体关系学派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9.
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论述欧洲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共同的文化同一性和欧盟历史发展的关系。探讨欧洲文化认同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历史渊源和前景发展。欧洲民族理论构建的历史根源现实发展。  相似文献   
150.
你的手机知道你在哪里,所以别人也知道! [1]卫斯理·克拉克将军曾经以国家安全专家的身份竞选总统.然而最近他发现在他个人安全的问题上出现了漏洞--他的手机.为了引起人们对手机记录地下交易的关注,一位聪明的博客把他变成了自己测试国家保护公民隐私权的试验品.此人用了89.95美元就轻而易举地购得了克拉克将军的100个通话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