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4篇
科学研究   3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高中《化学》教材中此实验的做法是将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可观察到钠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在石棉网上留下一层黑色物质,并有少量淡黄色过氧化钠存在。实验中,因钠燃烧后留下的黑色物质较多,使得学生较难观察到钠燃烧产物过氧化钠的颜色。可将实验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42.
在《高中化学1》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节中,以图示的形式呈现了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氧气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情景(《高中化学1》2007年3月第3版第55页图3-11),如图1所示。实验操作是:把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摸一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43.
“二氧化碳是否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过氧化钠反应 ?”这个问题实验室里可通过以下实验加以验证说明 :图 11 按图 1装置 ,在干燥的试管Ⅲ中装入Na2 O2 后 ,在通入CO2 之前 ,应事先把弹簧夹K1和K2 夹好 ,目的是 :防止试管Ⅲ内的Na2 O2 和外界相通时发生吸潮现象。2 试管Ⅰ内的试剂X若为浓H2 SO4时 ,打开弹簧夹K1、K2 ,加热试管Ⅲ约 5分钟后 ,将带火星的小木条插入试管Ⅱ的液面上 ,可观察到带火星的小木条不能剧烈地燃烧起来 ,而且Ⅲ内淡黄色粉末未发生变化。故可得化学结论 :过氧化钠与干燥CO2 不反应。3 试管Ⅰ内试剂若…  相似文献   
44.
2004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第20题是一道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产物的实验题,虽然题目难度不大,仅仅考查了SO32-和SO42-的鉴别问题,但是透露给我们一些启示:重视研究性学习,重视未知到真知的发现过程.相似的探究型试题也出现在2001年和2003年上海市高考试题中,这些信息都清晰表明:我们不仅要掌握结论,更要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出现这样的探究型试题,体现了高考正向能力型、开放型、研究型等方向拓展,因此探究型习题是我们在学习和高考复习过程中值得关注和探讨的一类新题型.  相似文献   
45.
钠(Na)和过氧化钠(Na2O2)是高中化学"碱金属"中研究的重要物质,对于它们的探究已成为近几年中考化学中的热点,也是连接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的一道桥梁.下面就近年来化学中考中出现的相关探究题作个解析,希望对掌握它们的性质以及中考化学的命题与解答要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6.
在中学教材中,介绍了几种类型具有漂白性能的物质:活性炭;过氧化钠、次氯酸(氯水)、过氧化氢等;二氧化硫,它们的漂白原理不完全相同,本质上也有区别,有的是物理变化,有的是化学变化;有的漂白后能恢复到原色,称为可逆,有的不能.  相似文献   
47.
钠和钠的氧化物是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典型代表,它们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是近年高考的重要载体.钠和钠的氧化物在近三年新课标高考中的主要考点有:钠的强还原性、钠与过氧化钠的保存方法、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与类别、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强氧化性、与水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应用等,上述考点在今后高考中还会涉及.  相似文献   
48.
1 Na2O2与CO2反应的演示实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一化学(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在讲解有关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只给出了化学原理,没有演示实验,讲解时缺乏说服力。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演示实验并取得了  相似文献   
49.
在高一教材《钠的化合物》一节中,[实验2-6]用脱脂棉包住约0.2g 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水,此实验的成功率极低。原因是滴加水时,脱脂棉易迅速吸水而潮湿,不易燃烧。对此我们进行如下改进。  相似文献   
50.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观察演示实验现象以及学生实验,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且对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搞好实验教学,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探讨和尝试,概括起来可以从如下方面进行实验教学.一、改变演示实验的主体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