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96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4篇
教育   27779篇
科学研究   1376篇
各国文化   124篇
体育   418篇
综合类   1039篇
文化理论   191篇
信息传播   2598篇
  2024年   198篇
  2023年   712篇
  2022年   527篇
  2021年   867篇
  2020年   957篇
  2019年   990篇
  2018年   307篇
  2017年   380篇
  2016年   455篇
  2015年   862篇
  2014年   2159篇
  2013年   1684篇
  2012年   2109篇
  2011年   2200篇
  2010年   2006篇
  2009年   2035篇
  2008年   2570篇
  2007年   2266篇
  2006年   1802篇
  2005年   1516篇
  2004年   1381篇
  2003年   1404篇
  2002年   1492篇
  2001年   1018篇
  2000年   571篇
  1999年   305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9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论洪三泰     
20世纪的最后岁月,时间仿佛成了人类自救的庄严祭坛,人们把自己当作祭品,支祭奠陷落的伟大梦想。洪三泰的小说正表达一种欲望建设反坠的自救中。对英雄主义的呼应和批判现实的转折,是时代文学也是洪三泰创作的进步。从热闹热情的歌德回归平常冷淡的追问,他实现一种文学命运的巨变。“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文学以这种认识表达了它对世纪末中国南方都市的沉重翻侧和震动的关怀。  相似文献   
22.
教师德育意志因序向不明而消解着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德育要走出困境就应该对教师德育意志进行规限,即规范教师的权利和责任意识,限制教师的违法行为,规限的手段是道德和法律的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23.
24.
社会转型期运动员道德问题致因及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道德问题在现实社会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反响,为使我国运动员道德建设与时俱进.通过采用文献资料、调查等方法对运动员道德的内涵、特征、现状、分类等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运动员体育道德问题受当前社会众多因素影响,与运动员自身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也存在关联.通过研究提出了几条对策.  相似文献   
25.
26.
教师应充满个性地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天,我们特别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张扬,那么,教师的个性是否也需要发展和张扬呢?从理论上讲,教师也一个个富有个性的人,教师的个性与学生的个性是互动的,没有个性的教师是培养不出有个性的学生来的。但在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中,教师的个性却倍受束缚和压抑。虽然人们常道教师的劳动具有创造性,但社会更关注教师的示范  相似文献   
27.
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获取、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重点。如何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是小学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因地制宜采取多种评价方式,知识与应用结合,课内与课外整合,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强调信息道德应是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8.
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学生一方面具有很高的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而另一方面是行动上的“道德矮人”。学生在理想的道德世界和现实的道德世界里成长、困惑、迷失、彷徨。问题出在哪里?原因很多,而最不易受人重视的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化行为在起着抵消作用,例如下面几种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29.
论会议道德     
会议道德是一种很重要的场合道德。倡导并弘扬切实的会议道德有助于实现科学的会议规程,有助于建设“精品会议”,落实精简会议的目标。倡导与弘扬切实的现代会议道德也必须“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相似文献   
30.
思想品德课最基本的是要解决理论联系实际,知行统一的问题。《小学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品课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就是说,着力导行,注重实效是思品课的重要特色和目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认识与行为之间有一条鸿沟,需要用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