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1篇
教育   458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2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61.
文人词体制的确立始于中唐,张志和的渔父词是个标志。前此,刘长卿、戴叔伦以贬谪文化、边塞文化人词未引起文人创作的兴趣,至张志和以隐逸文化入词,开始形成一股唱和之风,其所作也突破了与诗同科的特征,从刨作层面上意味着文人词体制的确立。  相似文献   
462.
就《浣衣母》和《祝福》而言,鲁迅和废名都看到了妇女所受的深重压迫,鲁迅以一种自我剖析式的笔法,为我们剥开来封建宗法制度下伪善的面孔;废名受到自身风格的选择和影响,而是温和地为我们展开一个乡村寡妇及其周围人们的和谐的乡土情境,对李妈所面临的人生命运结局做了一种迂回隐晦的表达。  相似文献   
463.
隐逸是从上古就有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一旦产生,就寓有某种文化意义。针对中古魏晋时期文学中的隐逸现象,对个别隐逸作家作品进行梳理,从隐逸的内涵和文化影响去探索其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64.
马莉英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37-39,46
孟浩然是我国古代少有的以布衣终身的大诗人,对他的身份定位,历来存有争议。从孟浩然的诗歌、生平以及与真隐者陶渊明的比较中可见,孟浩然并不是一个地道的隐者,其仕进之心一直没有泯灭。40岁之前为出世而隐,落第之后被迫归隐。既不想在开明盛世无所作为;又不想为官场所累,因此其思想总是处于仕与隐的矛盾之中。  相似文献   
465.
王维隐逸思想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诸家多从社会背景探究。本文从王维诗作、王维性情入手,论述王维隐逸思想的根本原因在创作主体本身,在王维性情。这才是王维隐逸思想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466.
竹在士人园林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历代人都将其拟人化以比德自喻。其原因不仅在于竹的独特形貌,而且还源自于中国封建集权社会的固有矛盾,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的士人隐逸化。  相似文献   
467.
本文从嵇康的生命观入手,认为嵇康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由于现实斗争的残酷,使他无法摆脱内心的痛苦,超脱生命的忧患。于是岙康借游仙诗来抒来他的生命情感,把隐逸体玄融入游仙之中,使他的游仙诗与曹氏父子不同,不在于长生之想,而在于免祸全身,不在于享乐自由的追求,而在于获得一种泯灭是非善恶与造化同体、与自然合一的怡静状态。  相似文献   
468.
备《归去来兮辞》(以下简称《归》)时,我隐隐约约地看见了一个"陌生"的陶渊明。在我的印象里,陶渊明是一位品格高洁的隐逸诗人,他好读书、性嗜酒,不慕名利、崇尚自然一这样的陶渊明形象主要来源于《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类清新淡远的诗句。  相似文献   
469.
论孟浩然隐逸思想的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浩然隐逸思想的成因极为复杂,主要是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宗教的影响,包括儒教的"无道则隐"、佛教的超脱尘世苦、道教的逍遥人生的影响;二是历史上消极遁世者的影响;三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此外,孟浩然游访寺庙、道观的活动对他隐逸思想的形成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0.
康与之,“品行甚恶”,以应制词著称。但考察他的生活经历和词作,不难发现他的身上充满了矛盾。北南宋之交乱世,他也忧国忧民,也怀念中原大地;被贬之后,隐逸成了他最终的心理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