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2篇
教育   697篇
科学研究   40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40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1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7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21.
用于郊庙祭祀等仪式的声诗,即乐的乐章被赋予了统治者的政治理想,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礼乐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歌辞的撰写、表演风格的形成,均典型地映现着当时的文化特质。本文在对比历代郊庙声诗形式构成的基础上,对宋代郊庙声诗的总体风格进行了全面评析。认为宋代郊庙声诗风格舒迟和,鲜明地表现出模范"古乐"传统、全然颂化的倾向。这一风格的形成与宋代文化建设中浓厚的复古思潮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2.
一个一般方程表示的曲面与一个参数方程表示的曲面的交线一般是一条空间曲线,根据两曲面方程的具体数学表示形式和难易程度,求其交线的切线向量的方法也要灵活。本文指出了切线向量的三种求法。  相似文献   
23.
严复的"信、达、"三难说对翻译标准进行了高度的概括。"信、达、"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信"是最基本的,指译者要如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达"是指译文要顺畅,""是指译文要有文采。"三难说"主次有序,既提出了"达"对"信"的制约,又提出了""对"信"和"达"的影响,三者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体。  相似文献   
24.
严复"信、达、雅"翻译标准之多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达、”是由严复首先提出并应用于实践的翻译理论,虽褒贬不一,却雄霸中国翻译界达100年之久。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翻译标准作细致的整理,以求抓住这一概念发展的历史脉络,并结合现代翻译理论对其进行多元的分析,力图在现代语境下对该理论做更深入的阐释。  相似文献   
25.
《宜宾学院学报》2016,(9):90-98
学界一般将张国焘"南下"或"北上"分开研究,但这一军事行动具有连续性,整体研究可更好地对比考察。以往研究对于张国焘"北上"多持批判态度,指出他主要由于形势所迫。事实上,此转变虽属"被迫",且他的个人功利思想并未改变,但主观上的私心并不能改变其客观上的贡献,他的这一举动顺应了历史潮流,使全党重归统一。  相似文献   
26.
《诗经》二与竹简《老子》的契合主要表现在写作旨趣相近,表现出“绝智弃辩”的思想和“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所不同的是:二所描绘的多是些具体的现象,而《老子》则从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抽象的概括。两者的相同之处,反映了春秋时期儒道两家思想的融合;不同之处,反映了由西周到春秋学术个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27.
28.
在江门五邑,翦伯象是最具学者气质和名士风度的诗人之一。他在日趋功利化的时代坚守诗歌的纯洁性,在诗歌世界中高扬中国传统文人的正之风,传承魏晋以来的名士风骨,与时俱进地抒写了当下中国社会的诗意图像,传递了生命正能量,丰富了当代诗歌的语言和意象。  相似文献   
29.
严复先生的"信、达、"引起了国内外百多位学者的争论,在一百多年的争论过程中,"信、达、"的内容和涵义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很多学者也在讨论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理论.为此,我们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前进和发展,以构建适应我国现实且有鲜明特色的现代翻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0.
近读小说,一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在一些作品中,"黄段子"特别多,比如在描写酒桌等社交场合的情节里,作者总爱弄上几个"黄段子"以飨读者.比笔者最近读完的官场小说<大猫>来说,粗略统计了一下,"黄段子"出现竟不下十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