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46篇
科学研究   1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4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61.
本文采用描写和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西安义方言的进行体进行了考察,主要介绍了进行体的语法意义、语法形式及其用法。  相似文献   
62.
德莱塞在其现实主义杰作《美国的悲剧》中,通过克莱特这一典型的艺术形象,揭示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实质,批判了美国资本主义社会道德风尚和腐朽生活方式对青年的严重腐蚀。克莱特是拜金主义下的悲剧人物,作品向我们描写的既是克莱特的个人悲剧,更是美国的悲剧。  相似文献   
63.
《青云梯》为元人选录本朝赋家的赋集,编撰此书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元代科举考赋制度而指导试子取法。《青云梯》共抄录了元代辞赋作家102人的111篇赋作,均为考赋或习作,故这本选集对于研究元代辞赋创作与发展、元代科举考赋的特点和内涵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青云梯》考赋表现出两个值得关注的特点:一是考赋“变律为古”带动向古赋特质的回归;二是辞赋评判标准取法程朱,表现出对理学的张扬。  相似文献   
64.
本文对最近出版、颇受国外学界关注的《地学元素和离子周期表》作了介绍。内容涉及其与传统周期表相比的优点、新的理论基础、构成、其中元素和离子的分类、揭示的地球化学型式与趋势、应用实例、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科研与地学教学的意义,即(1)它有助于启迪研究出其他学科的《元素和离子周期表;》(2)它本身将随化学等基础学科与测试手段的发展而进阶,从而解释更多的例外;(3)它是地球化学整体论的成果,是对地球化学、海洋化学、营养化学中的自然组合和趋势的综合,给地球化学普遍型式与趋势一种更清澈的多维标度下的透视。所以它对地球化学总体及更低层次分学科的研究都有指导意义,必将成为地质学的必修内容和地球化学的入门工具。它也是作为挂图模式的纲要视图的杰出案例。  相似文献   
65.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晚年答复任安的一封书信。由信大致可见司马迁生死观的特色;承认生死是客观自然的现象,不反对全身避祸,自我维护,强调人格的独立和人的自身尊严;肯定有价值的从容赴死;歌颂“虽被万戮”而无悔的人格精神。  相似文献   
66.
对文学概论课程进行审美形象化、审美情感化、审美意境化教学改革,以扫除厌学情绪,激活学习热情,为学生提供自主创造性的心理活动空间,化"苦学"为"乐学",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是本教改设想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着几个常见问题: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讲坛内容与论坛焦点不一致;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教材的写作方式不相适应,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教材的内容不尽合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方式。  相似文献   
68.
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加强艺术教育。就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现状而言,必须进行艺术教学内容和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其中关键在于艺术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就需要艺术教育教学的资源建设必须突出在专业的基础上拓宽渠道,确立多元一体的课程间性;在特色的基础上加强典型性;在案例教学上加强应用性和创新性。因此,艺术概论课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方向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并突出其创新性、实践性、应用性等特征,为实现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开辟多种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9.
因为柳宗元《马室女雷五葬志》中有"以其姨母为妓于余"句,既往的研究都把马雷五之姨当成了柳宗元永州所纳之妾,兹从八方面予以否定。细读《戏题阶前芍药》、《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表现了柳宗元对家庭、婚姻的相思、恋爱与焦灼,提醒了他的同僚与朋友,引出当年冬建房、乔迁、纳妾的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7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长期存在着只重视教师主体的"单主体"模式,导致学生主体游离于教学之外,出现了教学的"不适应"现象。构建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主体间性,使学生的"主体"角色进入教学情境中,形成师生之间平等交流、合作、对话、和谐共生的主体交互关系。通过教师教学观、知识观、人才观的实践转变,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大学生自觉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促进教学实践中学生对知识的较好把握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