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1篇
教育   294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3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督教的上帝以语言创世、以异象启示和与人类订约的观念对西方诗学中的文学本质观、象征主义的文学观及解释学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审美特征。它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性格,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想。从儒家、道家、禅宗这几个对中国人有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想来具体阐述中国传统建筑设计中的哲学思想,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3.
<重瞳-霸王自叙>是一部蕴涵内在诗性品质的作品,作者通过对项羽这一历史人物进行全新价值判断和阐释,向历史理性主义提出质疑,探寻历史的诗的真实,呼唤永恒的神性精神.  相似文献   
34.
从哲学体现出对世界的一种终极关怀的角度来看,神是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顶点,是其哲学体系的一个逻辑终结。  相似文献   
35.
付华顺 《闽江学院学报》2007,28(3):14-17,57
东平尊王是福建省政和县禾洋村村民信仰的社区神灵,禾洋村李氏宗族通过每年举行东平尊王祭祀活动,使村民对本宗族的历史与社区神灵信仰得以延续,并以此加强村民对本宗族情感上的归属与认同感,维系宗族一体观念。通过考察民间祭祀活动与宗族之间的关系,我们发现宗族祭祀与社区神灵信仰呈现出一种整合趋势。  相似文献   
36.
中篇小说《神井》从民族历史的追忆中反思民族文化的选择取向。在历史的文学性叙写中,传达了对主流文化的追思——期望融入主流但却被现实疏离的尴尬与无奈,书写了对本土文化的深深眷恋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民族文化积极建构的理想。  相似文献   
37.
在厄普代克的长篇小说《农庄》中,“我”和“母亲”的矛盾集中在对农庄的态度和选择妻子的标准上。“母亲”希望“我”能够离开纽约,回到农庄;“我”则劝告“母亲”离开农庄,居住在纽约。“母亲”对农庄的坚守象征着对上帝的守护;“我”对农庄的背弃象征着对上帝的逃离。“母亲”希望“我”选一个诗人作妻子,象征着昨日美国文化对神圣事物的渴望;“我”和“母亲”所喜欢的第一个妻子的离婚,以及和“母亲”所厌恶的第二个妻子的结婚,象征着年轻一代已经找到了上帝的替代物:性爱。  相似文献   
38.
文章结合自己多年高校声乐教学和演出实践,逐渐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可帮助歌唱演员提高舞台表演的艺术手法,简单概括为"手、眼、面、身、步"五法。希望它能在塑造歌唱作品人物形象方面给歌唱演员带来一些帮助,让歌唱演员为我们塑造出更多的作品人物形象,也让作品人物形象实现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39.
猪神崇拜随着万物有灵和图腾观念而产生,并成为原始宗教崇拜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猪形神的职能也不断发生变化。从猪形神的具体职能来看,其核心职能是降雨,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相关职能,所对应的则是农耕民族祈求丰产的愿望。  相似文献   
40.
道教尤其是全真教影响下的元代“神仙道化剧”以长生成们为终极信仰来度脱儿大俗子和精怪鬼魅。这种信仰表现为人们对死亡的恐惧;仙境的诱惑和世人对长生成仙的向往;对避世退隐,人道长生,过神仙般逍遥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三个方面。元代全真教的盛行和现实社会生活的不赆如人意是“神仙道化剧”中频频出现长生成仙信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