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501篇
科学研究   6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44篇
信息传播   14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大数据时代,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的提升与制度体系的完善,是世界各国奋力攀登的制高点和国家战略。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外信息安全保障概念、立法原则及其法律制度的演化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信息安全保障是大安全观下对信息内容安全、数据安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等的积极防御措施;其法律制度建设正在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单纯立法走向“立法与实施机制”并进;其保障体系正在形成一个由技术、管理、法制、文化等多元素、跨国跨区域、全方位的主动积极防御整体联动框架。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体制机制,以及“总体安全观”下以《国家安全法》为基准的信息安全法律体系正走向健全与发展之路;新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正在成为前沿课题。图2。表5。参考文献105。  相似文献   
12.
柴毛毛 《体育科研》2019,(5):60-69,78
运用案例分析法,将证据法学和体育法学交叉综合,对国际体育仲裁院仲裁庭(CAS)就“Contador案”所作的裁决进行分析。以从CAS的裁决中寻找有益的观点,为完善《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及以之为蓝本的其他反兴奋剂条例中关于证明责任分配与证明标准的规定提供借鉴。“Contador案”的裁决采纳了证据法学中将证明责任分为法定说服责任与提供证据的责任的观点,认为不承担法定说服责任的当事人在对方当事人举证困难的情况下,也应承担提供证据协助查明案情的责任。这一观点应当为《世界反兴奋剂条例》所借鉴,以补充细化第3.1条中关于证明责任的规定。  相似文献   
13.
分析独立生活能力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涵义及其意义,就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初步提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方法和途径,为更好地实现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提出了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商业秘密的概念及构成条件 ,分析了商业秘密获取中的几个问题 ,探讨了合法获取商业秘密的几个途径。  相似文献   
15.
行政侵权即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由于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行政行为。构建符合现代行政法学理念的行政侵仅的法律构成体系,包括全面主体要件,完善的客观要件和理性的主观要件,既是保障政府承担责任的先决理论依据,也是完善行政侵权立法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该在依法、公平、有序的秩序下开展竞争。发挥好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使社会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合理有效的配置,对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不正当竞争行为既为商业道德所不容,也被法律所禁止。本文将就不正当竞争行为展开论述,并提出相应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古往今来“法治”的含义,阐述了建设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是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树立公众对法律信仰、实现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等法治国家构成要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维护农民工的劳动权益,应明确农民工的法律地位和维权程序,加大监管力度,落实农民工应享有的劳动报酬权、职业培训权、加入工企权、休假休息权和社会保险权等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近代学统的断裂,中国法制史主流研究模式偏离了中国自身历史秩序建构的基本原理,进入了"以西范中"的研究误区。中国当代法史学者须本着资源本土化学术自觉,树立自己的精神信仰,从法律移植转向法律"混合",培植法史学科后备人才,创造出中国法制史学科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观点, 论证精神文明建设与法制建设的科学内涵及其辩证关系,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的措施、目的和意义, 并且认为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法制化过程中, 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权力意识与法律意识、自律与他律以及柔性疏导与刚性制约等关系。这是精神文明建设走向法制化亟需解决的新课题。它对于在新的世纪促进两个文明建设, 解决“一手硬, 一手软”问题, 从“人治”走向“法治”, 并使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