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699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43篇
综合类   11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42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32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238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文章从两个方面论述韩孟联句诗。一是对其内容和形式的概说:认为《城南联句》有三个方面的创造性;《斗鸡联句》是一篇绝佳的咏物小品文;韩孟联句诗体现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彼此间的深情厚谊。二是对韩孟联句诗中所体现的文化意义进行解读:认为韩孟联句诗的创作,一方面极大地激发出了孟郊的潜能,展示了其"宏壮辨博"的过人才力;另一方面体现出了重要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992.
文献和考古学资料表明,西周时期,大禹传说逐渐兴起。春秋时期,大禹的形象由西周时期的山川神主向夏宗和人王转化,与此同时,大禹的传说随着人群流动和文化播迁而日渐丰富。  相似文献   
993.
宋濂论诗宗经复古,认为四言诗乃千古之绝学,曾与刘基共倡复兴大计,并付诸实践;刘基的四言诗还受到后人的推崇,尤其是王夫之,认为千年以来,其成就堪比陆云,远超陶潜。刘基成功的原因在于,既反对两汉四言诗的式模风雅,又反对在五言兴起后四言诗的从俗格调,而主张继承和发扬诗经的变风变雅精神,同时在体制上承续刘勰等人的汉魏四言实乃新体的主张,从而使四言诗这一千古绝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复兴。  相似文献   
994.
据《禹贡》所载,昭通在夏、商时期属梁州,位列五服之中的荒服区域。由于《禹贡》成书年代和记载内容受到诸多质疑,昭通政区的源头也一度失去了令人信服的文献基础;但现代考古证据却表明,最迟在商代,包括昭通在内的诸多西南方国、部落境域,因为与中原王朝发生了多方面的联系,故而进入了中原学者的视野。研究昭通政区的起源,《禹贡》所述先秦时代的华夏、四夷格局以及九州、五服制度等方面的历史价值和意义仍旧难以代替,并不能轻易否定。  相似文献   
995.
中国新生代导演李玉的电影注重对人的生存环境的再现和描摹;既有残酷青春、迷失心灵的呈示,更借助女性生存境遇的描摹,演绎恒久生命漂流的主题,并发出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在拍摄“主流艺术电影”的观念指导下,李玉电影在叙事上经历了从事件电影到情绪电影的改变,在影像风格上完成了从凝重单纯到悸动热烈再到安静压抑的变化,强烈的艺术气息贯穿了全部的创作。李玉电影特有的社会文化价值对于中国电影创作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96.
尽管国内外关于老舍或曹禺的"作家专题"性质的研究已开展得相当深入,但在二者"比较研究"方面却几乎还是空白,只有片段或资料性的文字昭示着二者的"可比性",所以将这两位著名作家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比较研究,具有相当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其学术价值不容忽视。王俊虎的《老舍与曹禺比较研究》一书,正是这方面研究的力作。该书以平行比较的方法、历史的视角、国际的视野凸显出老舍和曹禺在家族文化、女性思考、戏剧构想、宗教信仰、文学理想、晚年境况等方面的异同,极大地拓展了老舍、曹禺研究的学术领地和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97.
郑继猛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2):11-14,18
刘应秋《一砚斋集》中有乐府诗二十二首。这些诗反映了作者多向度的情感价值和心理动态,从中可见其在动荡年代艰难的生存过程。刘应秋的乐府诗既继承了前代乐府诗的艺术特色,同时又有所创新。研究这些乐府诗,将有助于我们梳理清代乐府诗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998.
《史记·项羽本纪》在冷静客观的记录下,也不自禁地在两两对比中运用到浸透史家情感的情态描写,透过作品中少量出现的精简的人物情态描写的统计与分析,我们在叙事笔底的历史风云历程外,也得以感受、领略描绘笔底的风云人物的悲喜人生,从他们一生中常有的情态中,不只可以看出他们的个性色彩,也得以了悟他们成败得失的深层性格原因。  相似文献   
999.
在七千人大会上,刘少奇对如何加强执政党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主张,并特别有针对性地指出:"必须把树立实事求是的作风,作为加强党性的第一个标准;"必须发扬人民民主,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必须"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的组织生活"。  相似文献   
1000.
关于“庾信体”的内涵有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庾信体”是指庾信在北朝时所作的部分轻靡艳丽之作。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庾信入北后的全部创作,特别是那些“老更成”的作品。“庾信体”历代不乏拟作者.所拟多为庾信轻艳的宫体诗歌。结合后人的拟作来考察,“庾信体”在时间跨度上,应包括他在南朝和北朝两个时期创作的宫体诗歌,从风格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