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8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教育   1017篇
科学研究   4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2259篇
综合类   1099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218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340篇
  2008年   394篇
  2007年   448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0世纪初的"问题与主义"之争早已尘埃落定,但它所警告的教条主义空谈理论的危险并没有随之消失。"问题与主义"之争中提出的宣传"主义"和"学理"的方法,对我们今天的理论宣传仍有很大启发。  相似文献   
92.
ABSTRACT

This essay reads the Latina/o/x migrant vernacular discourses that emerge out of pro-migrant activism. Anzaldúa’s notion of mestizaje – a logic of border consciousness – is put into conversation with Deleuze’s notion of nomad thought – a logic of movement – to inform a rhetorical strategy for reading the vernacular archive of social movement discourse. The “No Papers, No Fear” is one such social movement that demonstrate the logic of mestizaje/nomadism in their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his study illuminates three tensions that define the ways Latina/o/x migrants in the US navigate the spaces of citizenship: tensions between movement/stasis, migrant identity/national identity, and fear/safety.  相似文献   
93.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Finnish preservice subject teachers’ perspectives and experiences with movement integration in academic classrooms. In the study, 44 subject teachers applied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infuse physical activity into a required teacher-preparatory course. The program’s framework is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approach.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interviews, classroom observations and field note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movement integration was a new concept for the preservice teachers and that their experience positively influenced their beliefs regarding the use of that concept in academic lessons. Thus, it is possible to support implementation of movement integration into secondary academic classrooms.  相似文献   
94.
20世纪初,<新青年>的编辑出版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帷幕,<新青年>先进的编辑思想使之成为中国编辑出版史上的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95.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当代中国青年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能极大地提高当代中国青年的民族爱国、复兴热情;促进两岸青年的互相交往,有利于和平统一大业;使中国青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综合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增进中国青年与世界青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为中国青年成功和实际利益的满足,提供机遇和舞台;强化中国青年的环保意识;使中国青年的健身意识普遍提高。  相似文献   
9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科学总结我党和世界上其他一些政党建设和执政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抓住巩固执政党地位的关键因素,郑重回答了21世纪如何巩固执政地位,完成自身使命的重大课题。因此,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生成的时代背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7.
1923年2月,周恩来以"飞飞"的笔名,在中共旅欧支部创办的刊物《少年》发表了《评胡适的"努力"》一文,批评热衷于政治改良的胡适所鼓吹的"好政府主义"。周恩来在文中以"革命救国"论批评胡适对军阀统治的"迷信",抨击胡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的幻想。其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已过,胡适已经和周恩来等马克思主义者在政治上、思想上分道扬镳。从周恩来这则评论看出,五四新文化思潮发生的这种分化是不可避免的。从中分化出的革命救国论者与社会改良论者在政见上既"异中有同",又"同中有异",而最终则他们之"异"大于他们之"同"。  相似文献   
98.
“理论运动”是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美国教育管理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事件。它以费格尔的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和西蒙的决策理论为理论基础,建立起实证主义的教育管理理论,大力推动了美国教育管理研究和学科的发展,对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管理研究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99.
正确而全面地认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对科学地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继续五四运动未能完成的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陶行知与胡适的分歧贯穿了五四之后的近三十年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大事。二人之间的最初教育分歧不在教育观点本身,而是“教育界分歧”,始于1926年“庚款风波”;其次是30年代的政治9牾,基于两种基本爱国观的难于兼容,但非以政见分歧为主要内容;其三,双方主要的、根本的分歧是30年代形成的关于基本价值观——五四价值观的分歧。陶推崇一二九“大众”运动,反思并批判五四“小众”运动;由此出发,陶形成了自己的大众教育观,及总的大众价值体系,全面否定了新文化运动及胡在其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