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3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132篇
教育   5079篇
科学研究   259篇
各国文化   9篇
体育   2461篇
综合类   1439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25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90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6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90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635篇
  2011年   611篇
  2010年   562篇
  2009年   610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919篇
  2006年   881篇
  2005年   791篇
  2004年   633篇
  2003年   501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石涛"一画"论思想根本的"一画"对万物的观照和形象气韵的表现,与草书通过气动流美的点画线条表现万物的生命精神之气韵是一致的。草书以"一画"之法类自然万物情性,可以获得生动之书法气韵和主体精神气象的表现。运用"一画"之法可以促进主体高度自由的草书创作,使草书有通达天地、汇聚人文的意境美感。  相似文献   
992.
历史学家有关历史学功用的论述,一般集中于“求用”和“求真”两个方面。“求用”指政治借鉴,教育民众;“求真”即探究史实真相,揭示历史规律。现实社会中运用历史规律,因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规律往往与现实不符,“求用”功用面临困境。以过去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因时空差异,无法全面揭示真相,“求真”功用饱受质疑。因此,考察历史学的功用应脱离具体的实用层面,转向探究其超现实价值——“历史思维”和“求真精神”。  相似文献   
993.
南水北调汉水外迁移民纪实文学《梦萦故乡那条河》是史亦是诗,以如歌如诗的语言记录了那段感天动地的外迁历史,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学价值和现买意义。作者饱含浓浓的故园情结,以悲悯的人文情怀记录了外迁境况中的时代英雄。为了“一江清水送北京”,大家众志成城、舍家为国。这里有成全与付出,更有悲恸与欣慰,这是无数个默默付出者血泪汗水的浇铸,更是深明大义、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移民精神的崇高体现。平凡中奏响了时代号角,谱写了时代新篇章。  相似文献   
994.
杨善洲精神彰显着和谐社会的理想目标;杨善洲精神诠释着和谐社会的道德要求;杨善洲精神体现着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践行杨善洲精神是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995.
民族精神是公民价值观的核心组成部分,公民价值观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对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进行分析,它存在着诸如现代国家主人翁意识淡薄,民族文化认同感缺失,公民人格修养的匮乏等问题,因此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值得高度重视。剖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冲突产生的根源,只有通过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良好社会风尚的营造,学校教学、教育的改善和校园文化的发展以及大学生自主、自觉、自信,才能确保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取得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996.
诗性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汉字创造的意象性、本真性、想象性及其与书法艺术发展的关系等诸方面,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诗性精神。其所涵括的诗性思维、诗性语境和诗性人格,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当今这种诗性精神的缺失,也成为书法艺术的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在“微”时代的社会背景下,人文精神成为育人的重要部分,也是大学英语改革的要求之一。本文阐释了人文精神的重要性,并且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简单探讨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递人文精神,呼吁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998.
论辛亥精神     
辛亥精神是指在辛亥革命过程中,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为了推翻满清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彰显的一种敢为天下先的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追求民主与进步的优秀品质。它开启了20世纪中国人民精神的新风貌,是激励中国人民救国救民和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9.
刘震云持之以恒地关注权力对人性、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他最新的长篇小说《我不是潘金莲》中,被权力挟持的荒诞生活更是被他提升到一种寓言化、传奇化的境界。在游刃有余、幽默迭出、清简传神的明清话本风格般的叙述中,刘震云展示了敢于担当的民间精神对荒诞社会的不公不义的反抗,暴露出了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的荒诞性,从而逼迫人们深入反思当今社会的可能出路。这无疑是富有启示性的叙事伦理指向。  相似文献   
1000.
城市精神是指城市在特定的发展环境中,基于自身独有的特质与经历而生发出的城市灵魂,是对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发展特征、时代风貌、价值追求的概括。唐山是一座随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工业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主脉。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初创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唐山孕育出鲜明而独特的工业文化,并由此而凝练出了具有典型工业特质的唐山城市精神,即通达、务实、坚毅、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