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322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24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皎然与道家文化有甚深因缘,这一方面表现在他曾经信奉过道教,学习过长生驻颜之术;另一方面表现在其作品大量吸收和化用老庄术语和思想.这种因缘对皎然诗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自然观、“言外之重旨”说、“意静神王”论,以及“逸”格理论均受到道家文化的沾溉.  相似文献   
62.
该文比较探析了先秦道儒散文的幽默风格的异同:征服悲剧是先秦道儒散文幽默形成的社会背景;道儒先祖选择了自嘲式幽默,老子偏向于超越与放松,孔子是偏向于退让与矜持;庄子和孟子的幽默则显得锋芒毕露,孟子是理性征服的雅幽默,庄子是无为超脱的冷幽默。  相似文献   
63.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华文化孕育出来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与诗歌、绘画等姊妹艺术一道把缥缈难踪的道家思想具体化为静、深、远的诗意空间,充分满足了文人士大夫对山水林泉的热切渴求与畅神悦意的精神需求。古典园林这种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理想空间的营造与隔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密不可分。"隔"的作用表现为:"隔"以求静、达深、致远。  相似文献   
64.
东汉时期的洛阳地区,人口众多,疫病频繁发生,出现了两个疫病高峰期。除积极进行医疗救治外,在洛阳地区,出现了多种与疫病相关的避疫信仰。有的是传统的信仰模式,有的是早期道教信仰。使东汉时期的洛阳,可能成为早期道教起源的一个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65.
身体在先秦道家思想中具有本体论意义:个体生存之依据,他者之代称,万物一体之载体。三种含义对应三种面向:对个体生命之依据的"身"之珍爱,对于完成他者之代称的身之内敛,对于万物一体之载体的"身"之屈从。三层面向杂糅交织,但都体现出老子的身体决定论。从"以身观身"的特定角度出发,先秦道家认为,身体的平衡才能带来世界的和谐无忤,个体的整全才能带来世界的整全。身体的本质是在和他者的对峙中限制自身,提高自身,激发个体生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6.
道家生态哲学主要包括"道法自然"的生态存在论、"尊道贵德"的生态价值论、"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三个方面。"道法自然"突出了宇宙万物运化过程的自然性,认为人与万物均由道而生,是平等共生的关系;"尊道贵德"强调尊重自然运化过程及秩序的价值以及人与万物自然本性的价值;"自然无为"主张"无为而为",减少对自然万物的干扰,顺应、发挥自然造化过程及秩序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67.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早起源,被儒家和道家共同尊为经典。对于易的解读,道家道教有着不同于儒家的特点。论文从道家道教与《周易》的缘起说起,揭示其本质上的关联性,从而进一步诠释道家道教解易的特点。  相似文献   
68.
敦煌道教文献中有些词语语义隐晦,不易理解,有待诠释。本文选取了敦煌道教文献中的一些词语,从语言学和宗教文化的角度对这些词语的语义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9.
本文认为历来关于《七发》主题的两种说法并不可靠。《七发》并不具有讽谏的政治意图,它只是枚乘进行艺术尝试、带有游戏笔墨意味的一篇骋辞之作。对其解读不必拘泥于对“微言大义”的发掘,而应将其放在艺术发展的环节上考察其价值。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此作了论述。另外,对于《七发》表现出的思想倾向,本文则认为其表现了枚乘自荐与荐贤的心理,及汉初重黄老的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道家哲学、周易哲学、五行学说等3个方面论述中华古典哲学与武术的紧密联系及深远影响。提出要认识中华武术必须从哲学的层次研究武术思想的渊源,才能从本质上把握武术的文化特征,从而更好的推陈出新,促进武术运动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