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86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144篇
教育   4936篇
科学研究   710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535篇
综合类   406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5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140篇
  2020年   17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485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585篇
  2010年   430篇
  2009年   384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506篇
  2006年   417篇
  2005年   375篇
  2004年   285篇
  2003年   284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78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5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出台意味着该课程的全面转型,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其核心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揭示了在传统体育课教学中被忽视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新课程实施合作学习的条件,并进一步提出了实施合作学习的要点。  相似文献   
5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法,对中美基础教育课外体育活动的价值取向、政策文件、组织管理、场地设施、运动时间及实施效果进行梳理、分析和比较,从中得出以下启示:要坚持课外体育活动健身育人的价值;学校体育政策要向课外体育活动倾斜,并注重政策的落实;构建课外体育活动的三级体系,促进家校社三方联动;加快社区体育建设,引导体育消费升级;布置体育作业,保证课外运动时间;立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课外体育活动中受益。以邻为镜比较优劣得失,但不能生搬硬套,要从传统体育文化中吸收养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促进我国课外体育活动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53.
在群体性纠纷解决过程中, 群意表达易被集体意旨所表征而成为公开文本, 但群体成员个体表意的隐藏文本并不能有效转化为合意而被吸纳其中、 并在最终影响群体司法正义的实现. 既有群体司法虽通过直觉法中的情理因素涵摄以及法庭的非社会化给予响应, 但也由此造成了群体性司法诉讼效率与共识达成的现代化之殇. 德国针对私人投资者建立的首个示范性诉讼立法实践表明: 通过示范诉讼契约吸纳当事人诉讼处分合意,可改善群体司法对每一个当事人的诉讼权保障程度; 通过诉讼退出制, 可协调无法达成 "集体意旨" 的少数当事人另行起诉; 灵活运用包括胜诉酬金制在内的起诉激励, 也在一定程度上纾解了群体性诉讼巨型化的困局.  相似文献   
54.
本文首先对意识和群体意识进行了较为简略的综述,然后分别运用迪尔凯姆的"社会事实"、韦伯的"社会行为"和吉登斯的"社会结构"等社会学理论对温州社会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从中探讨出温州人的群体意识中的问题,最后,通过社会学的理论为其指出改正的方向。  相似文献   
55.
清代前期,嵩山一带出现了一个极有成就的文人群体。其成员前后相继,贯穿顺治至乾隆四世,历时一百余年,可考者达数十人。他们的创作在弘扬地域文化传统与文学精神的同时,又能跳出地域与传统的窠臼,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与创新性,呈现出中原文化博大恢弘的气象。  相似文献   
56.
Relationship violence is a salient concern on college campuses today, and psychoeducational groups may be an appropriate prevention forma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study measuring the impact of colleg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the HEART (Help End Abusive Relationships Today) program, a series of group sessions designed to increase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of relationship violence. Findings indicated significant changes for group participants postintervention. Implic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for college counselor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57.
The present paper aims at proposing a structured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results of an academic training course addressed to postgraduate students.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ntends to identify the efficacy of an education course by means of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general objectives and the results expected by the students. Since the evaluated aspects by the students, detected by means of questionnaires, are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is based on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evaluation process, answers have been modelled by means of linguistic variables. In particular, different evaluation scales have been used and each one is characterized by different levels associated to different fuzzy numbers.  相似文献   
58.
美、日、韩终身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他国在法律保证、制度保障、社会参与、资源建设等方面的即有经验,对于我国构建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相似文献   
59.
文章以阐释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之渊源为切入,剖析了儒家学说在促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共识与多元文化建构方面的人文理想,而古代社会系统对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也正是建构相互宽容、相互依存、安定有序、共同发展的当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0.
Affectionate communication is central to the maintenance of relational closeness, but it is also subject to relational, contextual, and cultural factors.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xamine the cultural effects on affectionate communication in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nese fathers and mothers expressed less verbal, nonverbal, and supportive affection to their children than American parents. Both Chinese and American parents expressed affection to their children more through supportive behaviors than through verbal and nonverbal behaviors. In both cultures, mothers engaged in more verbal, nonverbal, and supportive affection with their children than fat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